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北京禁毒项目申报】北京西城首个文物建筑激活利用项目招标落彩。

时间:2023-03-07 18:25:2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4月14日下午,北京市西城区首次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招标结果公布,6处文物建筑落地合同。不久的将来,在这6家退出的文物建筑中,镇江会馆将变成临海音文学展示中心,二元公会将用于建设京剧艺术交流传播及孵化中心,矛盾和叠堆南货摊将开设糖果主题阅读糖果体验空间,县会馆将用于建设中英金融和文化交流中心,西单酒店用地将用于建设多功能复合文化艺术空间,新城泰安里将用于建设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

在北京,西城区是唯一能反映都城历史变迁的代表性地区,文化遗产深厚,文物资源丰富,全区现有不可移动的文物369处,文物保护任务艰巨,合理利用潜力巨大。“十三五”期间,西城区开展了文物保护“三海工程”(解委、解放、解释),开展了腾退安置、修缮、合理使用安置、新人证安置和开放的“五批”工作。2016年,西城区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直管工业室类文物等退役工作,共启动52处,共投入45.27亿韩元。到目前为止,52家2042户中有1876户退出,整体腾退率达到92%,其中32个项目完全退出,解放了长期不合理的文物建筑。通过腾退文物的开放,目前万松老人塔-北京砖读书空间、禹圣寺-十月文学院、林白水故居-春水书院、光复馆-什刹海文化展览中心、沈家本家-中国法治名人博物馆、福州新馆-北京市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等退居的文物建筑陆续建成。

如何更合理地使用后退的文化遗产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2019年西城区推出了《北京市西城区关于促进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和开放管理的若干意见》,首次在政策层面明确和规范文物的活性利用,然后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为腾退文物的合理利用提供政策支持。同时,西城区大胆探索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模式,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家把关、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探索文物活化利用的新路径。

西城区第一个振兴利用计划于2020年1月公布以来,共有34个机构提交了53个项目申请报告。西城区根据激活预审工作要求,最终确定了44份有效项目申请报告。对44份有效申请报告的完整性、科学性及与项目要求的匹配度进行了一一审查和初评,筛选出了23个使用方案。通过对项目使用方案中申报单位的综合实力、项目管理团队相关运营经验、文物建筑使用计划、实施计划等的综合预审,选出了14个使用方案进行专家审查。经过专家最终审查,共有6座文物建筑确定了使用单位和使用方向,1座文物建筑因使用方案而未能通过专家审查。

西城区负责人表示,此次文物建筑振兴利用规划工作的整体推进反映了政府开放的姿态,突出了参与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强调了文物利用的公益性和可持续性。这次公开了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通过公开透明的探索方式,以开放的姿态汇集了社会各方面的智慧,探索了文物的利用。这种方式反映了政府文物保护事业构想从“废门保护文物”向“文热用文物”的重大转变。参与文物建筑活性化利用计划的34个机构的类型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民营企业、社会组织、拘留企业等多种多样。有情怀、专业、有实力的社会机构参与西城区文物保护利用,更有利于实现“文物拯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杨鹤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