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春申报出版】瞥一眼开明书店艺术书

时间:2023-03-01 11:21:52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1926年8月,张锡亨、张锡山兄弟成立的开明书店在保山路正式开业。其实半年多前改名的人已经开始出版书了。最初,张锡亨在朋友们的支持下出版了《新女性》等女性书籍,逐渐扩展到新闻学翻译和中小学教本,不久后在四路开设了发行站,进入四路棋盘街书商圈。开明的艺术类图书始终是其特色之一,流通不衰。这篇文章挑几个有代表性的来介绍。

《子恺漫画》

根据早期的开明书店广告,艺术书籍有5种,第一本为《子恺漫画》(第三版)[1]。丰子恺独特的风俗画,除了他教授之外,还携手划了几笔,以独创性的形式描绘了个人对生活的感情。早在1924年7月,上海儿童图书馆就出版了《我们的七月》(朱志清、刘平波主编),以封面的形式发表了丰子恺的著名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丰富的漫画《夏》。

彭子凯著名漫画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朱自清还介绍了丰收作为刘平宝诗集《忆》的插图。1925年12月,刘平伯的新诗集《忆》由北京博士出版,作者回忆儿童生活的36首诗,丰子恺在18幅插图中有8幅被着色。朱自清在发文中感叹道。“平伯君给了我们他的‘小时候’,贾开军又画出了他的轮廓,当我们深深地受到的时候,认为这是我们自己的全部。”热烈赞扬作家童心的纯美、诗的优雅,认为《忆》通过在描写儿童生活和儿童心理方面进行的“尝试”获得了新鲜经验。[2]丰子恺来到上海立达学院任教后,他创作的独特风格的画很快被郑振卓看好,并不时收到主编的《文学周报》发表,取名为“漫画”。郑氏也亲自陪同胡玉、叶圣陶冯子凯选择公寓绘画。

1925年12月,《文学周刊》出版了丰子恺的第一本漫画集《子恺漫画》,这是第一版。这本画集有七篇序言和追录。夏皮琼的顺序是:“扎卡里让我订他的漫画集。记住:子凯的画一样的画实际上是因为我的冲动。这三年里,扎卡伊画了很多画,集中收到的只有几十分之一。其中包括两个性质,一个是写古诗的名句,一个是写日常生活的片段。古诗的铭文本来是古人观察的结果,但紫凯没有再用图画表达一次,写日常生活片段的部分都是扎卡伊自己观照的表现。前者是翻译,后者是创造。别说画的好坏,扎卡比我年轻。对于生活,有能力拥有这种咀嚼的乐趣。和我相比,我不禁羡慕扎卡里是个幸福的人。[3]

《子恺漫画》封面

1926年1月,《子恺漫画》以《文学周刊》的名义重版,但“印刷装订错误,格式不精”,郑振卓等人决定“另起炉灶”[4]。也就是说,1926年1月改名书店印刷,标记为《文学周刊》。1927年发行第三版。

丰子恺漫画反映了儿童生活、社会见闻、古诗神话等多个方面,以特别充满儿童情趣的儿童生活化最为著名,深受读者特别是儿童的喜爱。他的很多画都是自己孩子的“模特”,如《子恺漫画》 《阿宝赤膊》 《花生米不满足》 《瞻瞻的脚踏车》 《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 《瞻瞻的梦》他这样说。“成年人的世界受到现实生活和世界习惯的限制,所以非常狭窄和沉闷。孩子们的世界不受这种限制,所以非常广阔和自由。年龄越小,他的世界就越大。我家三只政治团中,尖端势力最大的就是他年龄最小,所处的世界最广阔和自由的原因。 他将遇到天上的月亮,认真地要求父母抓住他。如果遇到死鸟,就会喊着努力生活。”“我总是在儿童生活中获得兴趣。享受这种感受,描述这种感受成为我当时生活的习惯。”[5]请读彭在凯的儿童漫画。上述自述可以说是入门的关键。

抗战前,彭在凯的画集共出版了8本。《谈自己的画》 (1926年)、《子恺漫画》 (1927年)、《子恺画集》 (1929年)、《护生画集》抗战初期,这8本画集的版本和手稿都被炮火摧毁了,作者也离开上海流亡到了大西南。几年来,讽刺狗重画了《学生漫画》本书,又新作了《儿童漫画》本。其他画集决心复刊,但工程大,在流亡中没有机会辗转执笔。1941年,作家在贵州遵义过上了比较稳定的生活,最后决定将8本旧的600幅漫画删除约一半,流亡后的100多幅新作共424幅,取名为《云霓》。第6卷:(a)《古诗新画》,(

二)“儿童相”,(三)“学生相”,(四)“民间相”,(五)“都市相”,(六)“战时相”。1945年12月由开明书店出版。这是作者最完整、内容最新的漫画全集。

《孩子们的音乐》

丰子恺著《音乐入门》内封

丰子恺有多部论音乐的著作,较早的是《音乐入门》,开明书店1926年10月初版。丰子恺在序言中写道:“这原是给立达学园初中一年生的音乐讲义。因为它在程度上是读《音乐的常识》(亚东图书馆出版)的准备,且在《音乐的常识》中曾经预告,故现在就把讲义稿子付印了。”[6]该书由上中下三编组成,上编“音乐之门”包括“音的历时”“音的质量”“音的表情”三章;中编“乐谱的读法”包括“谱表”“音符”“拍子”“音阶”“音程”与“记号及标语”六章;下编“唱奏法入门”包括“唱歌入门”“钢琴入门”“小提琴入门”与“口琴入门”四章。这本音乐启蒙书,那个时代的音乐家几乎没有不看的。《音乐入门》自1926年初版至1948年出了24版。1949年后北京、上海两地音乐出版社多次再版,1957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又出了经过作者修订的新版本,2001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再次重版。该书几十年中可谓经销不衰,影响很广。

丰子恺译《孩子们的音乐》封面

丰子恺翻译日本田边尚雄著《孩子们的音乐》,1927年11月开明书店初版,1947年7月4版。该书介绍了《月光曲》《英雄交响曲》《悲呛奏鸣曲》等世界名曲,通俗易懂,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丰子恺看中这本书,就在于用故事来叙述音乐家的生活,生动有趣,“以此书为恩物,一方面可使他们感到故事的兴趣,一方面还可以使他们得到音乐常识,从此引起他们对于音乐的热爱,得到美育的陶熔。”[7]作者在《告母性——代序》中说:

这册书,是关于西洋乐圣的逸话及名曲的解说,是请母性者讲给孩子们听,或给孩子们自己读的。这书与音乐学习没有直接关系,但有整顿音乐学习的态度的大效用。因为一般人——尤其是中国人往往视音乐为茶余酒后的娱乐物,消遣品;不知音乐研究的严肃与音乐效能的深大,因而轻视音乐,永远不得其道而入。读此书可知自来西洋乐圣的研究何等高深,与音乐的效能何等伟大。因之可矫正其对于音乐的观念,而蒙受音乐的惠赐了。[8]

这本书当时社会上影响很大,好评如潮,并提出了各种建议,希望译者为孩子们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出版家陈原先生曾回忆:“我少年时迷醉于音乐和绘画,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开明书店诱导的——具体地说,是由于开明的一位热心普及音乐和美术教育的作家丰子恺先生。记得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的一位叔公(岭南大学文字学教授)让他的女儿给我捎来‘生日礼物’,就是开明版《给孩子们的音乐》(日本著名音乐理论家田边尚雄著)。这部书是毛边的,封面画有点印象派的味道,内容却是打动人的。这部小书连同丰先生所编著的音乐书,指引我几乎走上了搞音乐的道路。”[9]

《小学校音乐集》

开明书店的音乐美术书籍大都由钱君匋设计封面,风格独特,很受作者、读者的喜欢。钱君匋,浙江桐乡人,1925年卒业于上海艺术师范学校,担任过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开明书店草创时就被章锡琛聘为音乐美术编辑。他在音乐上有很深造诣,创作了许多儿童歌曲。开明早期出版的《小学校音乐唱歌集》是他最初的尝试,1927年6月又与音乐家陈啸空合作编辑出版了《小学校音乐集》。

陈啸空钱君匋著《小学校音乐集》内封

丰子恺为《小学校音乐集》绘的插图之一

钱君匋撰于1925年12月的该书“付印后记”里说:“去年的秋天,啸和我不期相逢于杭州。在当时朝夕相共的四个月的短短时间里,我们极感兴味地把历来为教授而著成的那些歌曲,一首一首地由纸堆里捡出,给她再加一会整理。随手又分级小学校用的及中等学校用的二部分……”[10]全书分“啸空歌曲之部”与“君匋歌曲之部”,各20首。丰子恺为部分歌曲画了插图,使全书增色。请看部分曲目:《小麻雀》《是谁美丽》《呀,那春天去了哟!》《喜鹊叫》《纸鸢》《月季花》《小猫》《我愿》《玛丽,你来呀!》《春游》《小妹妹》(以上陈啸空作)《春风吹》《黄昏》《蝉说的话》《一天清早》《玫瑰》《雨后》《我们的姊姊妹妹》《打铁》《星》《摸金鱼》《一起来唱歌》《桃花》《绵羊儿乖乖》《冬天》(以上钱君匋作),等等。据陈啸空序文说明,这些歌有多首曾在浙江省立五中、海宁县立一小、崇道小学、安徽省立第三师范、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等学校师生中传唱过。这里选两首歌词介绍。

第一首《是谁美丽》,词曰:“花,花,美丽的花。蝶,蝶,美丽的蝶。花美丽,蝶美丽,是谁美丽?花美丽,蝶美丽,一样美丽!”第二首《黄昏》,词曰:“黄昏时候到了,家家都点灯了。都点灯儿做事,我要温课了。”“黄昏时候到了,约了哥哥弟弟,一起坐在廊下,轻轻谈做事。”“黄昏时候到了,约了姊姊妹妹,趁着月明之光,大家捉迷藏。”歌词朴实无华,通俗易懂,郎朗上口。没有人群间仇恨的煽动,没有空洞乏味的说教;有的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自由平等、人间友爱、珍惜光阴、热爱劳动等人类基本价值观的颂扬。在作者们看来,这就是培养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美育功效。正如该书杨朗垣的“弁首语”所说:“‘凡有了国乐的民族,绝不会亡的。’我总是乐观的相信,中华民族的精神的存在。那么,澎湃郁勃的精神,正弥漫充满着,遇得了紧张着的心弦,终究要琮琮的弹出。更能在将来的一代的幼稚的心渊,鼓起洪潮,发为大声。”

钱君匋长期从事音乐教育,他的音乐创作占很大比例的是儿童歌曲。1927年他在《一般》上发表长篇论文《评幼稚园小学校音乐集》,1934年在《音乐教育》杂志上发表《小学音乐教材的今昔》,指出“当时儿歌具有种种弊端,有歌意和曲趣违背的,有歌词的句读和乐曲的段落不相符的;有不适合儿童生理及思想程度的,有乐曲不高尚不能算是歌的。”他研究儿童歌曲的创作技巧与规律,所以能写出许多符合儿童生理特点、健康明朗的儿童歌曲。主要有《魔笛》《春去了》《麻雀在电线上》《自家感伤》《思亲》《春之夜》《雨》《牛的不平》《白鹅诗人》《欢迎与盼望》《世界大同的祷歌》《好青年》《我愿》《好朋友》等幼稚园用歌。结集出版的有儿童歌舞剧《三只熊》(约1929年)、《名利网》(1931年)、《广寒宫》(1933年)、《蝴蝶鞋》(1934年)等;儿童音乐歌曲集除《小学校音乐集》之外有《小朋友歌曲》(1931年)、《魔笛》(1931年)、《幼稚园新歌》(1933年)等。这些曲谱大都由开明书店出版。[11]

开明书店出版的曲谱还有:

中文名歌五十曲 丰子恺、裘梦痕编

中国名歌选 钱君匋编

进行曲选 白蕊先编

洋琴名曲选 丰子恺编

风琴名曲选 丰子恺编

怀娥铃名曲选 丰子恺编

金梦 邱望湘编

摘花 钱君匋编[12]

陈伯吹1936年2月也在开明出版了童话诗《牧童》,音乐家陈啸空谱曲,“因而这首童话诗既可朗诵,也可歌唱,更可表演。记得当时一般小学和师范附小都曾在集会上及节日里演出过。”[13]

《口琴吹奏法》

口琴(英文Harmonica),相传19世纪20年代德国音乐家布希曼发明,20世纪初口琴在日本曾得到改良与普及。说起口琴的传入中国,是由一位“庚子赔款”留日公费生在回国时携带一只口琴而开始的。这位留日学生,就是崇明籍名人黄涵秋。

黄涵秋1914年毕业于苏州工业学校纺织科,以该校第一届第一名的成绩受到校长的器重,留校担任图案教员。1918年夏天,黄涵秋东渡扶桑,官费留学日本。初入东亚预备学校日文班,攻读博物科,后因酷爱艺术,转入东京高等师范美术科,即日本最高艺术学府——东京美术学校(现东京艺术大学)学习西洋美术。因平时喜爱喝酒,富有闲情逸致,为人又很爽直,落拓不羁,与当时也留学日本的丰子恺结为“好友兼酒伴”。丰子恺留学10个月即因生活费全部用完而提前回国,黄涵秋在日本还为丰子恺代购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的《梦二画集》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及《京人形》《梦二画手本》等。黄涵秋回国后一度暂住丰家,两人关系相当密切。1925年,丰子恺为黄涵秋创作了漫画画像,题为《畅适》。在《丰子恺散文》第六辑《闲趣·吃酒》中,丰子恺也曾两次写到与崇明“老黄”吃酒。

黄涵秋译《口琴吹奏法》封面

1929年1月,日本川口章吾著、黄涵秋译《口琴吹奏法》一书由开明书店出版,丰子恺撰序,称赞口琴是“一般人的乐器”。川氏是“应用口琴的全祖”,不仅从小能吹奏,还对于口琴悉心研究,历20年之久,始发明低音部加入6、4两个音,吹奏更为方便了。丰子恺在序文中说:

这乐器,虽然比不上怀娥铃与披雅娜(即小提琴与钢琴——引者注)的正大与完全,然而照它这样简小的设备,效果实在是太大了。虽说不正大与不完全,然普通的小旋律,简单的和声,它都能奏出。为一般人的乐器,资格绰绰有余。我本来以为这只是玩具,看它不起。近来听了友人黄涵秋君及顾季平君的吹奏,始惊讶它的能力的伟大与趣味的丰富。现在为黄君校阅《口琴吹奏法》,更深悉了它的组织的内容的简单与巧妙,深佩发明者的苦心的制作。自己也出两块钱买了一口,一边校阅,一边练习,觉得其入门真比别的一切乐器都容易,效果真比别的一切乐器都丰收。

丰把口琴的长处归纳为四端:一“价格低廉易于制备”,二“携带使用的便利”,三“口琴用简谱易于阅读”,四“吹口琴容易成腔且谐调”[14]。这些评述是很有见地的。

《口琴吹奏法》全书包括“口琴的种类和构造”“口琴的音阶”“口琴的调子”“乐谱的读法”“音符的速度”“音阶练习曲”“附点练习”“伴奏加入法”“伴奏练习曲”“三十二分伴奏”“三度和音与五度和音的奏法”及“空气伴奏”等章节。这本书对口琴在中国的推广起了重要作用。陈原先生曾回忆说“黄涵秋编的《口琴吹奏法》,却是很实用的,比当时上海各书店出版的同类书有用得多。我用这部书苦练,居然后来还教会了很多人,还指挥过口琴队。”[15]开明这本书还推动了口琴营销乃至后来口琴国产化的进程。开明书店附营口琴销售,一时生意兴隆,供不应求。广告云:

本店出版《口琴吹奏法》一书,蒙国内音乐家赞赏,对于口琴发生热烈之爱好,屡向本店购买口琴供用。曾由本店代办日本川式口琴应售,惟用者多以该项口琴尚欠完备,用后易于变音为言。兹特向德国和来口琴公司定制口琴一种,较川式经久耐用,而与普通口琴缺(6)(4)(3)(7)诸音者完全不同。凡《口琴吹奏法》中所载各种音调,均可自由吹奏。现已大批运到,取价特别从廉,批发另有折扣。[16]

1932年开明又出版了黄涵秋的《续口琴吹奏法》,1941年再次出版了他与曹冠群合著的《口琴入门》。这些口琴书在普及口琴音乐教育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艺术趣味》

开明书店1934年11月出版丰子恺著《艺术趣味》一书,列入《开明青年丛书》之一。内收录作者多年来在《中学生》等报刊上发表的有关绘画、音乐等艺术题材的短文或讲演稿,共22篇。作者用他的小品文笔调,从某幅画,某首古诗,或儿时的回忆,或中外故事,写出绘画和音乐各方面的理趣,轻快而隽永。读者阅之,如同聆听一位智者谈论艺术的真谛,娓娓道来,耐人咀嚼,常常会有闪烁着思想火花的金句跳入眼帘。如《从梅花说到艺术》,阐明“表象艺术”与“感觉艺术”的区别后,进一步指出艺术的形式与题材的关系:

丰子恺著《艺术趣味》封面

所以看画的,要知道画的题材(意义),不是画的主体。画的主体乃在于形状、线条、色彩与气韵(形式)。换言之,画不是想的,是看的(想不过是画的附属部分)。文人往往欢喜《梅妻鹤子图》《赤壁泛舟图》,基督徒欢喜《圣母子图》《基督升天图》,这都是欢喜画的附属物的题材(意义),而不是赏识画的本身的表现(形式),题材固然也有个人的嗜好,但表现的形式尤为主要,切不可忽视。[17]

我们自问,看画是否只看它的内容而忽略了赏识画的本身表现形式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铺天盖地的各色宣传品和广告品中间,人们已失去了艺术的鉴赏力,至少我们这一辈人学生时代没有受过真正的艺术教育。丰子恺并不否定现代派。他说:“近代的西洋画,渐渐不重题材而注意画的表现形式(技术)了。印象派的画家,不选画题,一味讲究色彩的用法、光的表出法。寻常的夜景、身边的器什,都可为印象派画家的题材。”近百年前作者思想的开放度,远超于当今某些左派评论家。

丰子恺在《艺术鉴赏的态度》一文中写道:“艺术不是技巧的事业,而是心灵的事业;不是世间的事业的一部分,而是超然于世界之表的一种最高等的人类活动。故艺术不是职业,画家不是职业,画不是商品。故练习绘画不是练习手腕,而是练习眼光与心灵。故看画不仅用肉眼,又须用心眼。”玄乎吗?值得玩味。

《艺术趣味》中谈音乐的文章不多。在《儿童与音乐》一文中,作者生动地回忆儿时唱沈心工《小学唱歌集》里《春游》等歌曲的情景,“惊叹音乐与儿童关系之大”。“我想,安得无数优美健全的歌曲,交付与无数素养丰足的音乐教师,使他传授给普天下无数天真烂漫的童男童女?假如能够这样,次代的世间一定比现在和平幸福得多。因为音乐能永远保持人的童心。而和平之神与幸福之神,只降临于天真烂漫的童心所存在的世间。失了童心的世间,诈伪险恶的社会里,和平之神与幸福之神连影踪也不会留存的。”这些对童心的颂扬,现在已不可复现,老一辈艺术家的经典著述越来越令人怀念。因为在权力与金钱裹挟下,童心和艺术不仅已经扭曲成了附庸,而且快沦落为扼杀自己的帮凶。

开明书店“中学各科补充读物”广告

(《申报》1936年9月3日)

广告显示,开明书店艺术类图书1927年初为5种,到1931年7月达23种。此后逐年都有新增。除上面介绍过的几种外,还有《艺用人体解剖学》(陈之佛著)、《活用透视画法》(黄涵秋译)、《平面几何画法》(朱铣徐刚著)、《开明图画讲义》(丰子恺编)、《开明音乐讲义》(丰子恺编)、《开明音乐教程》(刘质平编)、《对位学概论》(缪天瑞著)、《作曲法初步》(朱龢典徐小寿著)、《开明唱歌教材》(刘质平等编)、《中等学校唱歌》(裘梦痕编)、《音乐史》(成绍宗译)、《西洋艺术史话》(钱君匋著)与《现代美术概论》(倪贻德著),等等。另外,收于《开明青年丛书》里朱光潜著的《谈美》,丰子恺著的《绘画与文学》《西洋名画巡礼》《西洋音乐楔子》,以及《艺术趣味》与《孩子们的音乐》等,都是当年开明书店的畅销书。

一家书局在它存世期间,能保持其特色,坚守勿移;歇业后的几十年里,它的书仍能重版流传,畅销不衰。要做到“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决非易事。这跟当年主持者的远见和一大批作者、编者的努力,往往是分不开的。民国时的开明书店,就是这样的一家书局。

2021年7月于上海浦东明丰花园北窗下

参考文献:

[1] 开明书店广告,《申报》1927年9月28日。艺术类书:《子恺漫画》(三版)、《子恺画集》《音乐入门》(丰子恺作)、《中文名歌五十曲》(丰子恺编)与《小学校音乐唱歌集》(钱君匋著)。

[2] 俞平伯《忆》,第114页,北京朴社1925年12月。

[3] 夏丏尊《<子恺漫画>序》,《子恺漫画》,开明书店1926年1月。

[4] 《文学周报》第208期广告,1926年1月17日。

[5] 原载1935年2月20日、3月5日《人世间》第22、23期,转引自王泉根编著《民国儿童文学文论辑评(上)》第145页。

[6] 丰子恺著《音乐入门》,开明书店1926年10月。

[7] 开明书店《孩子们的音乐》广告,《申报》1927年12月24日。

[8] (日)田边尚雄著,丰子恺译《孩子们的音乐》,开明书店1927年11月。

[9] 陈原《我与开明书店》,《我与开明》第8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8月。

[10] 陈啸空、钱君匋编《小学校音乐集》,开明书店1927年6月。

[11] 参阅邹强《走近大师,感受大师风采——钱君匋音乐艺术之我见》,《钱君匋纪念集》第295-296页。

[12] 开明书店广告,《申报》1931年7月19日。

[13] 陈伯吹《牧歌声声一线牵》,《我与开明》第14页。

[14] 丰子恺《口琴吹奏法·序》,《口琴吹奏法》,开明书店1931年再版本。

[15] 陈原《我与开明书店》,《我与开明》第9页。

[16] 开明书店“德国口琴”广告,《申报》1931年3月27日。

[17] 丰子恺著《艺术趣味》,开明书店1934年11月。下同。

责任编辑:郭艳红

作者简介

柳和城,1944年出生,浙江鄞县人。1978年开始业余文史研究并发表作品。著有《张元济传》《孙毓修评传》《百年书人书楼随笔》,以及 《张元济年谱长编》(合著)、《穆藕初年谱长编》(合著)与《叶景葵年谱长编》、《书里书外——张元济与中国近现代出版》、《挑战和机遇:新文化运动中的商务印书馆》等。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史学会会员。

出版六家

出版人的小家

出版六家公众号的所有内容,均为原创。

未经许可,请勿使用。

欢迎合作、转载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