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杭州科技申报公司】技术合同交易总额屡创新高,让我们一起看看科技成果转移向“杭州路径”的转变。

时间:2023-02-28 17:12:2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我们和浙江大学张辉教授组一起攻克了山茶油作为护肤品原料容易氧化的难点和痛点。山茶油洗涤系列的附加值比原材料增加了70多倍,以去年的4.3亿韩元为基准,预计今年公司销售额将达到7亿韩元。”杭州天道浩天信有限公司副总裁张青说。

天信公司与浙江团队的合作是推动杭州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将强大科技创新的“潜力”转化为推动杭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的生动缩影。

举了全市的力量,杭州成果转移效率近年来有了很大提高,初步形成了“需求导向型、专家主导型、资本驱动型、企业分裂型、平台运营型”五大路径。据统计,1-10月,杭州技术合同交易总额为806.12亿韩元,位居全省第一,同比增长71.63%,年交易额预计达到1000亿韩元。过去两年的年度数据分别为771亿韩元和613.99亿韩元。

高价值股价

建立成果转化利益共同体

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的“溶瘤痘苗病毒改造技术”,通过对痘苗病毒进行肿瘤靶向改造,对胶质瘤、肝癌等肿瘤类型具有优越的疗效。作为新成果转化法实施以来全国首次进行的高校技术成果价格入股项目,该技术与出资1750万韩元、7000万韩元的基金合作,成立了杭州孔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目前,第一种龙瘤痘病毒注射液“GC001”已经完成所有临床前期研究,进入临床申报阶段。

杭州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校技术成果通过技术入股形式成立项目公司,建立校企成果转化利益共同体,不仅可以减轻企业的投资负担,降低技术引进成本,而且为高校基础研究技术成果的直接转让开辟空间更为重要。

“首席科学家”主导培养

丰富科技成果的来源供应

近两年来,在“首席科学家”的带领下,西湖大学培育了西湖生物医药、西湖未来地助、西湖吴微生物、西湖制药、西湖云谷制药等20多家技术公司,共获得近16亿元融资,总价值近100亿元。

杭州有很多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首席科学家制度,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在成果转移转化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不仅能进行专业探索,还能掌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出能够组织好大规模科研公文的‘帅人才’,赋予首席科学家在科技政策、计划和日常管理工作中更大的自主权,为科技成果的转移提供丰富的源泉供给。杭州市科技局负责人说。

科技金融持续赋能

帮助科技创业企业“破茧成蝶”。

在杭州,发挥了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引入社会资本,将金融转化为科技成果的“最初一公里”按下“快进键”,及时为企业供血,使很多企业可以破茧成蝶。

其中吠陀药业的故事最有名。

吠陀制药

国家I类新药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如今惠及超过40万名肺癌病人,赠药和销售额都超过100亿元。

  这个打破进口垄断、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曾经差点倒在起步阶段。2008年,贝达药业面临资金链断裂。危急关头,杭州高科技担保有限公司雪中送炭,伸出了援手。2010年,在资金困难时期,公司得到了杭州银行科技支行的多笔资金支持,贷款额度最高达到5000万元。2011年,在杭高投的大力引荐下,市引导基金合作机构同创伟业领投了其A轮融资。

  如今,贝达药业成为扎根杭州反哺科技金融的榜样。“贝达梦工场”一期已入驻超过100家创业企业,并成立了贝达医药基金,帮助更多科学家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

  截至10月底,杭州市引导基金参股子基金累计投资企业1840个(家次),累计投资金额217.76亿元。杭高投已累计为5417家次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贷款约177亿元。

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推动产业成群结链

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青山湖科技城的科学仪器创新基地实力不容小觑。在这里,依托聚光科技先进精密仪器创新平台及质谱仪器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一平台两中心”体系,正打通创新链、带动产业链,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仪器谷”。

  十多年前,国内高端分析仪器市场被国外品牌大幅占据,聚光科技围绕产业链,构建“4+X”生态圈,在智慧工业、智慧环境、智慧实验室与生命科学四大板块培育孵化新的技术平台和应用公司,做大精密科学仪器产业,提升先进科学仪器在质谱、色谱、光谱等领域的数字化、国产化水平,推进我国先进科学仪器产业发展,解决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局面,实现了技术产业化落地与行业应用创新。

  同样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区块链头部企业竞相集聚。“近些年,许多其他地方的区块链企业也看中了余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纷纷迁移至此。”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步添说,杭州的区块链布局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有8家企业上榜全球区块链发明专利前100强。

建设高能级创新载体

激活成果转化内生动力

“通过8年努力,我们构建了良好的双循环体系——一是贝壳社内部产品线的支持体系;二是贝壳社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服务机构的协同体系,这让我们的转移转化变得更加高效。”贝壳社CEO姜慧霞说。

  过去几年,贝壳社通过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创立贝壳学社,构建线下空间生态载体和孵化一支数字化产业服务团队等做法,不断从众创空间升级为产业园,再迭代成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过去几年,这里培育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也孵化出了一批行业的头部企业。

  创业的“点子”、实验室的成果,需要在孵化器和科创园区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才能落地生“金”。在杭州,一批创业孵化载体正加速“上新”,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了内生动力。

  截至目前,杭州共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7家,连续9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第一位;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90家,总数量居省会城市第一位。

  “到2026年,杭州力争实现打造全国颠覆性技术转移先行地、全国成果概念验证之都、全国创新创业梦想实践地、构建万亿级科技大市场。”杭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从科技成果的供给侧、需求侧、服务侧出发,杭州正坚定迈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记者 陈路漫 楼昊 通讯员 刘梦熙)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