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通过新疆乌鲁木齐市10所学校、10多万中小学学生和远程教育讲座,学习了《认识传染病,科学防控》科普知识。讲座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朱凌云副教授和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生白一素同学。
2020年、2021年,四川大学出版社相继出版了《传染病防治科普系列丛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科普读本》 《病毒相关肿瘤科普读本》 《HIV、AIDS防治科普读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科普读本》除了全国第一本面向青少年的新冠预防科普图书外,其他两本书还邀请中学生作为写作辅助。该系列丛书已惠及全国500所中小学、60多万所中小学学生。
中学生的传染病科普需要什么?他们想关心什么?朱凌云给了我们这个系列丛书的“科普密码”的答案。
新冠传染病
第一部青少年新冠防治科普读物诞生了。
朱凌云告诉红星新闻记者,2019年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申报了中学生传染病防治科普相关课题。“中学生、大学生一般是集体生活,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传染面就很大。”周凌云说,例如,流感传播使得中小学很容易停课。朱凌云和同事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受学生们关于传染性疾病的咨询。“宫颈癌疫苗应该打吗?打哪个?打疫苗不会得癌症吗?”
朱凌云说,从前期调查统计来看,以前的传染病预防大多是海报画册、科普知识比较琐碎。在中学生的要求下,团队想制作适合孩子阅读的科普书籍。
2020年1月项目批准,国内新冠爆发初期,社会大众对新型新冠病毒的恐惧大部分来自未知。“传染性有多大?该如何保护?“我们部门的很多同事去武汉支援了,我们也进入了隔离病房一线。"朱凌云说,由于保护原则,临床医学学生停止了实习. "他们说不能主动在一线,想做点什么。" "
因此,球队开始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科普读本》的写作。老师们在一线承担应急治疗或研发任务,学生们提前整理资料,梳理问题,采访13个临床和医务人员,采访从事病毒学研究、药物开发的专家,形成初稿,自己画插图。
当时国际上有各种关于新冠防控的消息,但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各种虚假消息也混杂在一起,使得科普图书的编写变得困难。为了在读本中直接包含科研信息,保持科普内容的先进性、及时性,项目组得到了医疗、制药、卫生等领域专家的大力支持,临床治疗经验、预防战略、疫苗、药物开发、科研成果等都由业界权威专家主持或主笔提高了读本的权威性。"两年后的今天,专家们预测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周凌云说。
2020年5月1日,三个月的科普读本正式出版为电子书,这也是全国首次出版的面向中学生的新冠防济科普书籍。包括中国传染病史、新型新冠病毒肺炎的基本知识、治疗过程、预防方法、特殊情况(或特殊人口)预防要点、中国特色公共卫生体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避免恐慌的心理保护要点、避免公众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等。
书正式出版时,正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招募了第一批受试者。“事实上,有些受试者有恐惧。担心副作用。危险吗?”朱凌云说,团队把科普读本分发给受试者,并为他们做了一系列的解释。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负责人吕瑾教授对此评价说,读书本的及时发放消除了受试者的不安全感,为疫苗安全检查、后续大面积疫苗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2020年5月,国内新冠传染病得到初步控制,但在国外开始爆发。华西医院与中国驻英大使馆建立互助平台,为外国留学生举办专家科普讲座。为此,川大出版社放弃版权,以“纸质光盘”方式发行的读本以未加密形式扩大传播量,为留学生阅读带来了积极的国际影响。
另外,中铁二院邀请华西医院专家为驻“一带一路(中国正在推进的新丝绸之路战略)”多个国家的国际公司职员进行培训。
大学生担任编委,中学生担任助手。
撰写孩子们想看的科学书籍
作为第一部新冠科普读本的成功“校对”,第二部、第三部、团队正式邀请了中学生。
“本来我们想写适合学生阅读的东西,但他们也想写喜欢和关注的科普内容。朱凌云说,符合中学生的语言习惯,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使枯燥的医学更有吸引力。
因此,《病毒相关肿瘤科普读本》 《HIV/AIDS防治科普读本》不仅仍然由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担任编委,还邀请成都、雅安、内江等多所学校的初高中学生担任写作助理,参与书籍的选拔、编纂,形成了具有中学生语言体系风格特征的科普传播资料。“(写作助理)都在读本上有正式签名。”周凌云说。
中学生担任写作助理。
在编纂过程中,00后的问题令朱凌云感到意外。“不能小看他们。他们提出的许多问题和角度都很有深度。”以周凌云为例,如果艾滋病患者想生健康的宝宝,只能通过试管婴儿吗?免疫细胞治疗CAR-
T治疗中,经过处理的T细胞和普通T细胞区别是什么?周凌云说,一开始她还想,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理解专业医学知识,是不是多增加一些卡通插画。但这些学生们关注的内容,确实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现在的孩子通过网络能很方便地接收信息,我们不能一直按照传统思维觉得他们还小,可能不知道这些。”
2020年9月,《病毒相关肿瘤科普读本》出版,2021年3月《HIV/AIDS防治科普读本》正式出版。
“《病毒相关肿瘤科普读本》的科普内容,主要是病毒导致肿瘤发生的机制、病理生理特点以及防治方法。”周凌云说,主要包括乙肝病毒(HBV)相关肝癌、EB病毒相关血液系统肿瘤及鼻咽癌、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宫颈癌、口腔癌及艾滋病毒(HIV)相关肿瘤的防治科普知识。重点介绍了当下学生们最关心的HPV疫苗预防宫颈癌原理,有助于学生们更深入了解传染病的危害,增强预防和检测的意愿。
科普读本+讲座+社会实践
60万中小学师生受益匪浅
科普读物的出版,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了一种选择。但如果没有阅读和学习,也只能成为摆设。
为了破解这个问题,周凌云和团队主动出击,以3本科普读本为基础,构建青少年项目制系统性全链条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病毒相关肿瘤、艾滋病)科普培训体系,主动联系中小学,以“传染病科普书籍+面对面科普讲座+STEAM社会实践”形式,开展主题式传染病防治科普。
“一方面是学校‘下单’,需要什么我们讲解什么。”周凌云说,另一方面,以读本为基础,开发了系列网络课程,“只是讲座上学习一部分,效果不会太好,我们更希望大家全链条地进行了解。”周凌云说,中学生可以成为学校、家庭甚至社会的纽带,扩大影响面。
人们常说,实践是最好的老师。除了主动开展讲座、网络课程,团队还邀请部分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到实验室参观学习,“防护应该怎么做?隔离衣穿脱步骤是什么?流感病毒是如何检测的?”周凌云说,目前,已经有成都、雅安、自贡、内江等地两三百名中学生参与了社会实践,还有孩子将学习过程制作成短视频,拿了奖。
邀请学生到实验室参观。
考虑到青少年学生是未成年人,学校教师是关心爱护他们的责任人,当传染病危机发生时,青少年需要与学校教师一同面对,教师也有了解各类传染病的迫切需求,项目团队为此专门开发出传染病防治科普微课系列,被成都市选定为“中小学教师身心呵护课程”,挂上市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站并纳入学分评价。
在天府七小授课。
基于读本丛书科普培训影响力不断扩大,四川多地、新疆喀什等地区超500所中小学、60余万中小学师生加入到团队的科普培训中,还收到了5万多份师生学习心得体会,“传染源”“中间宿主”“病毒传播方式”“七步洗手法”“酒精消毒”“注射疫苗”等词汇被高频提及。
学习成效。
不仅如此,数以万计的海外留学生、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企业驻外员工、酒店从业人员、飞行员等,也成为读本的受益者。
“我们未来的目标是将‘面向人人科普’做成‘面向每一个人的科普’,精准化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周凌云说。
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图据受访者
编辑 彭疆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