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林地申报流程】森林管理暂行办法。

时间:2023-02-23 08:51:47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森林管理暂行办法。

(1993年8月30日林业部颁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林地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林地包括郁昌岛0.3以上的乔木林、竹林地、林木地、灌木林地、美成林造林地、采伐地、不毛地、苗圃地、国家规划的宜林地。

国营林业局、国营林场、国营采育场、国营伐木场、森林经营局、国营苗圃、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国营林业单位经营范围内其他土地的保护、管理和利用也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林地所有者和用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林地。

实施国有林有偿使用的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第四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林地的管理和监督。主要责任如下:

(一)贯彻国家和地方森林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2)林地调查、统计、监测隐蔽变化、森林保护和开发利用计划的制定和监督。

(三)负责林地权利的登记、变更、林地支持性管理。

(4)对批准占用、征用林地相关事项、森林补偿费、森林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森林植物恢复费的收集和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五)监督森林保护、管理和利用,协调有关问题。

(六)查处非法侵占、毁林、非法使用林地等行政案件,负责制止毁林的违法行为。

(七)负责国有林资产管理的日常工作,依法对有偿使用的国有林进行管理和监督。

(八)协助人民政府调解林地所有权纠纷。

第二章森林权属管理

第五条林地属于国家所有,依法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

第六条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的林地和个人使用的林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颁发证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森林法规定颁发的确认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书,即森林权证(或森林权证、河东),是该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法律凭证。

第七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林权证前的具体审查工作,协助人民政府做好发放林权证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签发逮捕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a)森林、森林和森林的所有权没有争议。

(2)分界线清晰,标志清晰,与相邻单位有认可界协议。

(3)面积、4 ~边界登记文件和图纸数据与现场一致。

(d)有关图表齐全,资料齐全。

第九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林地权利文件和林地支持文件。

第十条国有林权使用权变更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申请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更换林权证,办理林地资产产权变更手续。

第十一条国营林业单位为了有利于经营管理,与相邻单位交换林地使用权时,必须签署交换协议书,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或原批准单位批准,办理所有权变更登记等相关手续。

第十二条发生任志权纠纷,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任志权纠纷解决后,任志权所有人或使用者应及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申请发放任权证。

第三章森林保护与开发利用管理

第十三条森林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则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林业发展长远规划相协调,由县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编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森林保护和开发利用计划未经原批准机关同意,不得更改。

第十四条禁止开垦森林、开采森林采石、开采、采砂、取土、修缮坟墓、修建房屋等非法毁林行为。

禁止在美成林造林地、幼林地、凤山育林区内从事放牧、劈柴、狩猎及林业以外的生产经营活动。

严禁在25度以上的陡坡上开垦农作物,已经开垦的要在期限内将农田归还森林。

第十五条依法临时利用林地进行测绘、建设设施、采石、开采、采砂、取土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保护林地的措施,不得破坏滑坡、崩塌、水土流失、批准地范围以外的林地及其附着物。临时土地单位应当根据土地数量,在当地县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指定的地点营造相应面积的树木,或者缴纳森林植物恢复费。

第十六条使用林地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将林地用于非林业生产经营活动。最近使用不能造林的宜林地用于非林业生产,集体林地必须经过县以上地方林业主管部门的审查,国有林地必须接受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审查。

第十七条改变国营林业单位隶属关系或者改变经营林地面积的,应当经有关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报林业部批准。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须经国务院批准。

第十八条国有林业单位应当建设森林道路、森林保护设施、必要住房和直接服务于林业生产的其他设施、建筑物、经营范围内的林地,并按照《森林法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办理批准手续。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应于次年2月前一年综合林地使用情况,报告林业部门。

第十九条农村居民建设住宅,必须使用林地,经县林业主管部门或乡林站签署意见,依法办理审批手续。

第二十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林地开发利用的指导、监督和服务。

林地的开发利用可以由林地用户或经营管理者单独进行,也可以由林地用户或经营者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合资、合作或以其他方式共同进行。共同开发林地的人必须以合同或者协议的方式确定林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森林管理占用和征用

第二十一条国家必须规定行政分配人。

式占用国有和征用集体所有林地的,土地管理部门接到建设单位用地申请后,须征得林业主管部门审核的书面意见,经依法审查同意后,按法定审批权限报人民政府批准。占用、征用林地面积2000亩以上的,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十二条 占用、征用林地单位必须按批准的数量、范围使用林地。需采伐林木的,应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需拆除林地上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设施、建筑等,需经县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三条 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批准占用、征用林地。对违反本办法的规定占用、征用林地或以其他方式非法侵占林地的,被占用或征用林地单位应当予以抵制,不得同意用地单位进入林地施工,林业主管部门不得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 经批准占用、征用林地的单位,应按规定向被占用、征用林地的单位交纳林地补偿费、林木及其他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向县以上林业主管部门交纳森林植被恢复费。
临时使用林地的,应当签订临时用地协议书。在按规定支付林地损失补偿费后,由县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办理临时使用林地手续。临时使用林地时间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决定。
第二十五条 占用、征用林地的具体补偿标准和补偿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第二十六条 县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在办理占用、征用林地手续时,应当认真进行审查核实。
占用、征用林地的单位需提供下列文件:
(一) 国务院主管部门或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批准文件;
(二) 被占用、征用林地单位和个人的林权证;
(三) 占用、征用林地的地点、面积、四至范围的说明及有关资料;
(四) 按规定交纳有关补偿费用的证明文件或协议书;
(五) 如需采伐林木,还应提交采伐林木书面申请和采伐作业设计文件等。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七条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一) 贯彻林地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为保护、管理林地,维护林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做出突出贡献的;
(二) 依法制止或者检举非法侵占林地和破坏林地、乱占滥用行为;
(三) 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林地取得显著效益的;
(四) 从事有关林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取得重大成果的。
第二十八条 违反林地管理法规占用、征用林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
(一) 未经批准或弄虚作假骗取批准,占用、征用林地的,或超过批准数量多占、多征林地的,责令限期退还所侵占的林地,拆除或没收其在侵占林地上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并处以每平方米5元至15元罚款;造成林地破坏或其他实际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
使用伪造、涂改或其他无效、失效批准文件占用、征用林地的,按照上述规定处罚。
(二) 违法审批或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批准占用、征用林地文件无效。对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已经占用、征用林地的,按本条第(一)项处理。
第二十九条 违反林地管理法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
(一)未经批准转让、调换林地使用权的,责令退还,没收其违法所得,限期拆除或者没收在该林地上的新建设施,并处以每平方米5元至15元罚款;造成林地破坏的,责令赔偿损失;
(二) 未经批准利用国有林地从事非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没收违法所得,限期拆除或没收在该林地上的新建设施,并处以2000元至20000元罚款;
(三) 擅自移动或破坏林地权属界桩、界标的,责令限期恢复;在规定期限内不能恢复的,按重新恢复所需的实际费用赔偿损失,并按每个界桩标处以10元至50元罚款;
(四)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十五条规定所造成林地破坏的责令赔偿损失,并处以每平方米5元至15元的罚款;被破坏的林地属于防护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地,或具有重要生态、社会价值森林类型的,予以加重处罚;
(五) 国营林业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的,视情节轻重,由其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对负直接责任的个人和有领导责任的单位负责入给予行政处分,并对该单位处以每平方米2元至5元罚款。
(六) 国营林业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擅自同意违法用地单位进入林地施工,或者发现情况不报告,不处理,造成林地破坏的,对直接责任人和单位领导给予行政处分,并对该单位处以5万元至10万元罚款。
第三十条 伪造、涂改、擅自损毁林权证、其他有关林地权属图表资料的,处以5000元至10000元罚款。
第三十一条 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放弃管理,造成林地管理失控或财产损失,或者徇私枉法、故意侵犯国家利益和林地所有者、使用者合法权益的,依国家有关规定处罚。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林业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