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翻译家协会三方联合设立的“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昨日正式公布,对首届评选的奖项设置、评选标准、申报要求、申报程序和时间等进行了详细说明。“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强调受益人为翻译者,评价奖只在申报时活着的翻译者的作品中进行。
图片:“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公开申报官方地图。
“上海一直是外国文学艺术翻译的重镇,目前设立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是为了传承和丰富福雷、楚英等翻译界巨头开创的光荣传统,促进上海文学、艺术翻译事业在新时期的进一步发展。”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读文学系教授魏育清在宣布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出台的当天这样表示。
第一届奖项评奖范围为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出版、演出、播放的作品,申报截止日期为2020年8月31日。奖项分为文学翻译奖(包括文学艺术理论)和表演艺术翻译奖(舞台演出、电影演出)两大类。第一届文学翻译奖仅限于英国、法国、德国、日、俄罗斯、西班牙和阿拉伯语。表演艺术翻译奖除了上述7种语言外,还收到了中国周边国家其他主要语言的申报。其中,文学类翻译作品被评为书,必须为公开出版物进入正规市场。书以版权页面上显示的第一次出版时间为基准。演出艺术类翻译作品以首次正式演出播出为准。不接受中坚作品参评。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届评奖不接受个人申报,只接受机构推荐。
在评选标准方面,公告再次重申,作品在促进各国人民的思想交流、文化融合方面应发挥积极的意义和作用。要忠实准确地翻译原作的各种信息和文化代码,符合翻译伦理和艺术标准,鼓励适当的创造性。另外,申报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良好的社会影响,有望特别注意对翻译语言读者群体和翻译语言社会的影响。
作为地区奖,文学艺术翻译奖还规定了申报作品的范围。大体上包括在上海出版、演出、播放的中文原创文学、表演艺术作品被翻译成外语,在海外出版、演出、播放。第二,在海外出版、演出、播放的文学、表演艺术作品将翻译成中文,在上海出版、演出、播放。三、上海文学艺术家的中文原创文学、表演艺术作品将被翻译成外语,在海外出版、演出、播放。上海翻译者将中文原创文学表演艺术作品翻译成外语,并在海外播放出版演出。上海译者将外语原创文学表演艺术作品翻译成中文,并在国内播放出版演出。
作为中外文艺交流的“大部头”,上海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是翻译的重镇。鲁迅、茅盾、郑振镐、巴金等都大力翻译了外国文学作品。在戏剧、电影、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领域,李叔同、陈嘉欣、郑秋、徐悲鸿等引进世界优秀文艺作品和理论著作,开展创作,许多优秀作品被翻译到海外,传播光源,成为好故事。
“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的设立将为翻译工作者和广大翻译爱好者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鼓励和表彰文学艺术翻译人才,促进和促进文学艺术翻译事业的发展。同时,积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建立展示和传播文明之美的交流相互验证平台,致力于更多地在上海出版、展示、展示中外优秀文艺作品,推出更多的“上海原创”。(新民晚报首席记者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