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码
外部
原文发表于《社会科学报》 2012年04月26日,迎来了《申报》创立140周年。
原文《申报》与近代上海文化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熊越智
图片| web
距今140年前,1872年4月30日,《申报》在上海创刊,翻开了近代中国新闻社的新一页。
从《申报》创立到1949年5月27日停刊,78年共出版25600期。一部《申报》史就是大多数近代史。解放初期,毛泽东来到上海,问《申报》去了哪里。人们告诉他已经停止接收了。他惋惜这么好的报纸你们是怎么把它弄掉的!
《申报》持续时间长,内容丰富,影响广泛,无法与第二份中文报纸相比。其销售量最初为数百份,最高可达15万份,卖点遍布全国各地。在近代中国,它是报界的首领,资料的宝库。以上海为例,它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城市日志,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不受所有大事、重要事情、有趣事情、奇怪事情和细节的限制。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地对上海史的研究并未凋谢,远超美、英、法、德、日等国学者撰写的上海史著作、博士论文数百篇、论文数千篇、中国其他城市史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上海史资料丰富。上海历史资料那么丰富的原因是《申报》的功劳很大!
《申报》省是“神”,它的诞生、成长和茫茫网络都与上海城市的命运紧密相关。《申报》家,处处彰显上海城市文化的气质。
《申报》独特的生活空间
《申报》的创立是商人成功利用上海城市特征的典型。美查是英国商人。当时英国的新闻业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文化产业,通过报纸赚钱是很多企业家能想到的。对此,美察在心里很清楚。在《申报》创立之前,上海已经有中文报纸《上海新报》,它创立于1861年,其内容主要包括中外新闻、物价、先期消息、告白,有时还会刊登一些科学知识。另外还有英语日报《申报》和周刊《教会新报》,阅读对象是外国人。19世纪70年代,上海已经是拥有7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是连接中国南北东西的航运中心,是众多潜在中文报纸读者的所在地。美查瞄准这个契机,在上海创立了《万国公报》。
美车对《北华捷报》的定位从一开始就很明确。它是一份世俗报纸,与《字林西报》不同。它面向中国人,与《申报》不同。与《申报》不同。《教会新报》也面向中国读者,但主持笔政的是外国人,外国人打开报纸给中国人看,对中国读者读书的兴趣最终很迷茫,所以长期销路不畅。美查不是这样的。从一开始就让中国人担任主笔,写什么,怎么写,完全不问。当时在上海租界,中国人占总人口的98%以上,外国人是极少数,但租界的管辖权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华阳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北华捷报》主笔经常以殖民主义者为批评对象,甚至以租界当局为批评对象,对此美车也不干涉。这样,《上海新报》成为与中国生活息息相关的报纸,销量持续上升,初创期销量为600份,三年后的6000份,1877年日销售额已接近万份。
总经理是英国人,注册地是租界,编辑、读者都是中国人,这四个人构成了《上海新报》的奇特生存空间。遇到中方的诉讼,美查可以利用治外法权进行抵抗。如果遇到外国方面的诉讼,美查还可以推说自己不是主笔。这样两面移动,进退维谷。(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和《光绪年“郭松烨画像事件”和《申报》件》很好地说明了问题。
“郭松烨画像事件”事件发生在1878年7月,《申报》年清朝出使英国长官郭松烨发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了郭在英国制作画家画像时的对话,郭还说,帽子上挂着领子。
必须画出,画师表示为难,因为正面画像时,翎顶已为帽沿所蔽,翎枝又在脑后,难以入画。郭听后,即俯首至膝,问如此可以见到翎枝了吧?画师回答:大人翎顶可见,但大人面目则见不到了!说完,彼此相顾大笑。郭嵩焘确实请英国画师画过像,但这段对话完全是英文报纸捏造出来的,《申报》又译自英文报纸。时在伦敦的郭嵩焘见到这篇文章,十分恼火,通过各种途径不断追查,并准备对簿公堂。他1879年回国时,路过上海,又继续追究此事。美查通过英国领事从中斡旋,说明原委,登报道歉,事情遂告了解。“《点石斋画报》案”案情是:《申报》附属机构《点石斋画报》,在1888年连续刊登三篇关于西方人如何对待尸体的图说:第一篇是《缩尸异术》,说美国科学家有办法能将新死之尸缩成小体,长阔仅一尺余,厚一寸余,其坚如石,历久不腐,盛以木匣,颇便携带。第二篇是《格致遗骸》,说英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方法,将人的尸体熬油,制成碱屑,将骨头粉碎,作为肥料。第三篇是《戕尸类志》,说法国一人,自刎以前,将头拴在大气球上,自刎以后让大气球将头颅拖走,被拖到二百里以外的地方,挂在大树上。此人死前留一遗书,谓其死出于自刎,与他人无关。另外一个人更特别,遗嘱留10法郎作为验尸人茶金,要求在其自刎以后,将其尸体一块一块割碎,送到动物园去喂野兽。这些画图被在华的美、法等国人看到,认为是故意丑化外国人,提出抗议。德国驻华公使巴兰德代表美、日、英、俄、法、比等国公使,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提出交涉,认为这很可能引起严重后果,要求清廷严肃处理。总理衙门要求上海道处理。《申报》办在租界,并不归上海道管理,但上海道龚照瑗糊里糊涂地接下了案子,并与《申报》馆联系。这事本来是可以追查到美查头上的,但美查让报馆华人经理王奇英前去应付,王奇英表示各稿均系采摘自各种新闻纸,均非凭空臆造,并答应登报道歉,案件遂了。《申报》就这样在租界、华界既可管、又都管不着或管不实的混沌状态中生存、发展。
史量才与《申报》
今日之新闻,即明日之历史
非凡业绩的背后,总有非凡人物的身影。《申报》之所以能执全国报业之牛耳,成为全国最著名报纸,与杰出报人史量才的努力直接有关。
《申报》前期主持笔政者,均为江浙文人,诸如蒋芷湘、钱昕伯、何桂笙、黄协埙等,多为科举道路上的不第才子。他们政治倾向比较保守,要他们吟花咏月、填词作对则才情有余,但要指点江山、月旦时政,则难矣乎哉。因此,晚清时期《申报》在思想界、学术界影响并不大。《申报》最辉煌时期,是史量才主持馆务的22年间。
史量才(1880-1934),祖籍南京,生于并不富裕的商人家庭,幼年随父落户江苏松江泗泾。1899年中秀才后,放弃举业,热衷新学,学习日文,学习物理、化学等。1901年考入杭州蚕学馆,不久来上海发展,先后执教于南洋育才学堂、上海兵工学堂、务本女学,教授理化等学,创办女子蚕桑学堂,兼任《时报》编辑,对于江苏学务总会、全国务农联合会、商办苏浙铁路事宜,也很热心,担任董事或总干事等职。他一表人才,天分极高,精力过人,又善辞令,长于交际,很快在上海士绅中结下广泛人脉。到辛亥革命时期,他已是上海滩名人,与张謇、汤寿潜、赵凤昌等时相往还。
史量才主持馆务以后,大事革新。他尽力网罗杰出报业人才,聘请张竹平等能人担任经理,以高薪从《时报》馆挖来著名报人陈景韩担任主笔,聘请一代名记者黄远生、邵飘萍为驻京记者或特派员。他不遗余力地加强新闻报道,更新报道样式,努力以新闻优势吸引读者。他归纳新闻写作三字经:确、速、博,成为《申报》记者的守则。他创办电讯社,建立全国性通讯网络,使《申报》成为真正全国意义上的大报。他设立多种专刊、增刊、专栏,使报纸向更加现代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他更新《自由谈》栏目,使之成为鲁迅、茅盾等人发表杂文的重要园地。1932年至1934年,报馆陆续发行《申报月刊》,编印《中华民国新地图》,发行《申报年鉴》,编印《申报丛书》,设立申报流通图书馆,为店员、学徒、工友和失学青年提供服务,设立申报业余补习学校、新闻函授学校和妇女补习学校。他盖大楼,购买最新印刷设备,为《申报》配置第一流的硬件设施。在他的经营下,《申报》成了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报纸。
史量才最为可贵的,是他坚持独立办报精神。他高扬孟子倡导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浩然之气,力求报纸远离某一党派立场,保持不偏不倚的客观、公正的观,察姿态。袁世凯实行帝制时,曾设法收买他,许以重金高官,要《申报》为其捧场,被他严词拒绝。针对社会上有关《申报》将被筹安会收买的传闻,《申报》特发启事,表明从来没有收受任何机关或个人的分文津贴。1927年8月,国民党对报纸实行检查制度,向各报派出指导员,一般报纸均俯首听命,唯独史量才坚决顶住。
史量才认为,今日之新闻,即明日之历史。为了对历史负责,必须继承中国古代直笔的史学传统,秉笔直书。1931年爱国人士邓演达被杀害,史量才以其在报界的特殊身份,要求各日报揭露真相,刊登宋庆龄起草的谴责蒋介石杀害邓演达的宣言。1932年6月蒋介石开始对工农红军实行第四次“围剿”,《申报》连续发表三篇论“剿匪与造匪”的时评,反对蒋介石的反共政策。蒋介石极为恼火,下令“《申报》禁止邮递”,要上海警备司令部派员到邮局监督执行。《申报》因此被禁止向外埠邮递达35天,损失巨大,但史量才志不为屈,在解禁后继续坚持独立办报原则。
史量才故居
在史量才领导下,《申报》突飞猛进,影响大增。就销量而言,1912年为7千份,1917年达2万份,1920年为3万份,1925年突破10万份,1932年超过15万份。就资本而言,《申报》创办时,资本1600两白银,1907年席子佩接办银7.5万元。1912年,史量才以12万元接办。到1935年,全部资产已近200万元,每年营业额亦达200万元,广告收入150万元。
史量才通过办报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声望。1919年,世界报业大会在檀香山举行,他被推选为中国代表之一,虽因事未能前往,仍被推选为世界报业大会副会长。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后,史量才任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会长,此后又任上海市临时参议会议长、国民政府农村复兴委员会委员等。史量才在购进《新闻报》一半股份以后,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报业大王,其影响力远在一般实业家、文学家、教育家和地方大员之上,这也引起当权者的深深忌恨。黄炎培回忆他与史量才同见蒋介石的对话情形:“有一天,蒋召史和我去南京,谈话甚洽。临别,史握蒋手慷慨地说:你手握几十万大军,我有申、新两报几十万读者,你我合作还有什么问题!蒋立即变了脸色。”对于独裁者来说,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1934年11月13日,史量才终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租界、华界形成一道道政治控制缝隙
《申报》能够成为中国第一大报,史量才能够成为报业大王,与近代上海独特的政治与文化环境有密切关系。
近代上海在大部分时间里,一市三治,即一个城市有三个行政机构,公共租界、法租界与华界,各自为政,互不统辖,租界内外国人又有治外法权保护。这样,在租界与租界之间、租界与华界之间,就形成一道道政治控制缝隙。对于全国而言,租界就几乎是“国中之国”,无论是清廷、北洋政府还是南京国民政府,其权力都无法完全、彻底、有效控制租界。于是,一切对现实政权不满的政治力量都可以在这里活动,一切对现实社会不满的思想文化,都可以在这里滋生、传播。晚清时期的《申报》虽然政治态度温和、保守,但那时上海政治态度激进的报刊所在多有,清末最后十年就有《苏报》、《国民日日报》、《神州日报》、《国粹学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等十多种,此伏彼起。尽管清廷也曾想控制舆论,收买报纸,也曾设法禁止宣传革命的报纸,制造了轰动一时的“苏报案”,但收效甚微,反而让国人看出其腐败与无能。上海这种相对自由的办报环境,为《申报》成为相对独立的报纸提供了难得的土壤。1945年以后租界被收回了,情况大不一样,整个上海都被国民党控制了,《申报》也就很容易成为国民党喉舌了。
近代上海是中国报刊中心。晚清中国报刊有四分之一以上出在这里。据1905年统计,其时全国(包括香港、澳门)有报刊240种,其中在上海出版的就达119种。据《中国近代报刊名录》统计,1911年以前,全国共出版中文报刊1753种,其中有460种在上海出版,占26%。报刊众多,就能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申报》起来了,《上海新报》抵挡不住,只好就停刊了。《新闻报》在1893年创办以后,紧盯着《申报》,一度比《申报》风头还健。两家为上海报纸排序,究竟是“申新两报”还是“新申两报”,一度互不相让,争持不下。《时报》在1904年创办以后,《申报》、《新闻报》都感到很大压力。办报所需要的通讯、编辑、印刷、发行人才,这里应有尽有。哪怕是报贩子,上海也相当可观。20世纪30年代,上海报贩已有3000人之多。至于出色的编辑、记者,这里既是其荟萃之地,也是其成长沃土。陈景韩、李浩然、戈公振、张竹平、张季鸾、潘公弼、陈布雷等著名总编、记者,都活跃在这里。竞争出精品,《申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走向辉煌的。
上海城市文化哺育了《申报》,《申报》也回报了上海。老上海人将所有报纸都统称为“《申报》纸”,就是《申报》留在上海城市集体记忆中的明证。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84期第6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