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为了帮助东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向国内外游客宣传黄河口的美丽形象,东营市文汝国深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等地开展“进入黄河口体验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采风活动。为此,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了《东营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巡礼》系列报道。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美丽的东营生态画卷。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工商股张力源见习记者黄天阳董永报道。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占地22609亩,由科学孵化、盐碱生物育种及现代农业试验示范、综合服务三个功能板块、投资估算38亿元、山东盐碱土地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目标是围绕盐渍土改良和节水、特色种业、绿色投入品和病虫害危害绿色防控、农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工作、农产品加工、全链增值等,打通营养和健康通道等。为盐碱综合利用提供一套核心关键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实现盐碱综合利用技术的现代化、系统化、标准化,利用盐碱农业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成长的专业化服务和5年左右时间,建设国内先进水平的盐碱农业研发中心。
2018年7月,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共建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推进方案》期(老政字[2018] 160号)。2019年4月,《推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合作协议》将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列为6个合作内容之一,重点推进建设。技术创新中心由科技部推进,是中科院、山东省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实行实体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中心以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开发盐碱地现代农业为核心使命,推动生产、研究和研究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盐碱地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提供原始技术供给,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培育和发展提供创新服务。为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探索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目前,建设了新一代清洁能源智能农机装备、益虫资源综合利用、盐池藜麦生物质量创新和产业化开发、微生物技术试验、盐碱多尺度农田生态系统观测、设施农业试验验证、现代农业技术孵化器等7个试验开发服务平台。汇集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与中科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34所高校合作,引进了68支队伍399名研究员。中心还突破了卡脖子技术和重大核心技术。突破控制芯片、操作系统、无人系统、轮毂电机、悬挂系统、数字机箱等十大关键技术,新一代清洁能源智能农机红旗T30开发了。藜麦在黄三角地区实现了地表咸水灌溉、规模化种植和高产方面的突破。熊蜂突破了基因编辑的精细化育种、工厂化饲养的关键技术,打破了熊蜂市场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建设了沿海地区第一个盐碱化生态系统观测站,为水肥一体化、精准育种等提供了大数据支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集成。建设11000亩综合试验基地,收集种质资源5462份,引进348个新(系)、50多个新技术开展试验示范。孵化培育新产品、新品牌。包括弘治系列智能农机、中科熊蜂、“农高牛”生物菌剂、盐滩藜麦、耐盐土豆、航空航天大豆、黑麦等新产品、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