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镇政府春节申报项目】博罗霍震辰欲鸣天课百高申请保留。

时间:2023-02-20 18:07:46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博罗县霍津村的乡村流传着有成年人身高的大鼓,在当地被称为霍津北。霍津镇不少乡村在春节期间要举行灯火活动,活动时族群敲锣打鼓,挂花灯。敲鼓是长鼓、灯节的主人公之一。最多的时候,在一个祠堂前面同时敲了13页的长鼓,与数百页大小的铜锣一起敲的场面非常壮观。为了更好地传承霍震珍的北文化,霍震霆部计划编制“千科百库”节目,将这种北文化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吉尼斯记录。为了看霍震北的真容,记者最近访问了霍震北的几个村庄,了解了霍震北的由来。

号镇周围的村民年初6点去救火时敲锣打鼓。

霍津村

元宵节想买泥娃娃,击鼓互相欢迎

霍津镇的霍津村,当地又名霍津包围,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村庄。唐朝时,虎津包围祖上从江西省吉安黎陵县迁移到当时惠州部博罗市,随后有一件事转移到现在的虎津,被包围了。地方传说,唐朝时,黄谷游岭南,与这个地方有缘分,于是朝廷建城。周围的湖泊环绕着,就像一座城市,故名何进。

这个千年古镇,古代风俗世代相传。每当有喜事的时候敲鼓是村里的传统习俗。“现在我们村有三面大鼓,大鼓敲得最多的时候是春节前后。”霍津村干部介绍胡裕强。

春节期间,湖津村村民有登上元宵节的习俗。几年前开始响起“咚咚”鼓。与其他村风俗不同,湖津村村民在过元宵节时不仅要买灯笼,还要买泥娃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湖津村的村民都去东莞石龙的一个地方买泥娃娃。

“每年农历12月16日,霍震村当年生儿子的村民们去东莞预订泥娃娃。以前,在去订购泥娃娃的路上,村民们拿着大鼓敲着送外卖,沿途很热闹!”胡裕强说,到农历12月26日为止,村民们又将把泥人送回村子。这时仍然不能没有响亮的鼓声。

胡裕强说:“以前去东莞的时候,沿着沙河走水路,那时候叫泥娃娃回来的时候,让他载一艘船。正月初二的时候,村民们击鼓,让泥人下船。”胡玉康说,现在不用坐船了,来回开车。

75岁村民苏小忠打鼓仍然很敏捷。

年初六点点灯,年初敲五大鼓

正月初一,村里的邓斗公(去年生儿子的村民)敲开大鼓,为每个家庭庆祝新年,增添了喜悦。正月初六是湖津村村民们点灯的时候。年初5晚,在祠堂门前,大鼓和锣合租。鼓手敲开大鼓,威风赫赫。十几个收税人敲着锣,“叮当堂”、“叮咚”、“叮咚”、“叮咚”、“叮咚”、“叮咚”深沉、铜锣声响彻天空,灯光气氛越来越浓。

年初六凌晨四点,天还黑的时候,湖津村村民的祠堂却灯火通明。邓头功、邓头炮(去年生儿子的女人)穿上了新衣。邓斗公戴着一百种毡帽,邓斗奶奶都穿着红色旗袍,村里一片欢腾。村里的鼓手响起了高2米、直径达1.2米的鼓,几十面大大小小的锣一起响起。大锣、鼓声、灯头工、灯头炮等花灯村民排队到霍津的一个市场豪爽地请花灯。"当天锣鼓最响。"胡裕强说。

打大鼓非常需要力量,村里的三个鼓手轮流战斗,鼓声不停。市长/市场入口,招牌建筑灯结彩,真没气派!美丽的花灯、绑着葱蒜的甘蔗队伍排在市长/市场空地上。穿着红色旗袍的灯头奶奶早早排队等着。泥娃娃、碗、筷子、装满葱蒜的两个大筐、灯头派要用扁担把筐里的东西挑成祠堂。7点左右,随着鞭炮的声音,邓兆公(孙子的爷爷)拿着花灯,邓豆奶奶挑选娃娃,邓斗公扛着甘蔗放鞭炮,唤醒狮子,锣鼓队敲着锣鼓回到了祠堂。

正月初八,正式点灯,少不了响亮的鼓声。"我们现在主要在春节、元宵节的时候打鼓."胡玉康说,以前结婚、新房和其他婚礼时敲过鼓,但现在敲得少了。

水深包围村的鼓直径1.2米宽,需要宽敞的门才能出入。

水深环绕村庄

75岁的鼓手敲鼓,没有失去年轻人

霍震镇水深围城村的祖先们从福建搬到这里已经有300多年了。水深包围村居民是典型的客家人。和湖津村一样,水神围村也有打鼓的习俗。75岁的村民苏昭忠年轻时是村里打鼓的鼓手。“这是从祖先传下来的,少说也有几百年的历史。

”苏少忠说。如今,他是村里老年协会会长,逢年过节时负责组织村里打大鼓的事宜。

在水心围村的祠堂里,大门门后两边都还摆着两面大鼓。许是经过岁月的洗礼,两面大鼓鼓皮、鼓身发白了,有磨损的痕迹。“这是我们村里原先的大鼓,打烂了就放在这里了。”苏少忠说,和现在的大鼓鼓身高度相比,这两面旧鼓矮很多,只有一米多高。“以前的大鼓没有现在这么高,现在的大鼓是越做越大了。”苏少忠说,大鼓的鼓皮打久了容易坏,以前不会次次都去买新鼓,鼓皮要是坏了,就锯下一段鼓身,村里杀一头牛,剥下牛皮蒙上,继续打。“所以以前的鼓是越来越矮的。”

水心围村现在有3面大鼓,一面大鼓放在老村委会的瓦房里。在这栋瓦房里,记者得以看到湖镇大鼓的真身。大鼓安放在一辆特制的四轮车里,鼓身长2米,直径有1.2米。大鼓周围放着大大小小的几面锣。其中一面大铜锣,记者尝试提一下,非常沉提不起来。“锣鼓是配合在一起敲打的,一般是大鼓大铜锣和多面小锣一起敲。这是现在的大鼓,很大,很有气势!”苏少忠介绍,现在的大鼓都是从佛山购买的,一面鼓要6000多元。

着大鼓去请灯,谁先到谁先请

苏少忠组织村里的几名年轻人,将大鼓推到小楼前的院子里,准备敲一敲大鼓给记者听。“大鼓分两种节奏,一种是拜年敲的,一种贺上灯节敲的。”打大鼓要很大的力气,鼓手一般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担任。虽然年纪大了,但苏少忠拿着鼓槌,忍不住敲了起来。“咚咚咚,咚咚咚……”一敲起鼓来,苏少忠身手灵活,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候,鼓声洋溢着一股激情。打了好几分钟,苏少忠都没有停手。鼓声在村子里震荡,传播开去。一些村民们听到鼓声,陆陆续续到院子里。

“贺灯的鼓声节奏比较快。”苏少忠介绍,大鼓在年三十晚就会打起。这时的大鼓就是贺灯的节奏,向村里的灯头公祝贺。到年初一,村里人就打着大鼓去各家各户拜年。到了年初六,湖镇圩镇开市,水心围村的村民这时打着大鼓去湖镇市场请花灯。4面大铜锣,三百面小锣,大家推着大鼓,一路锣鼓不断,走两三公里到湖镇市场。到市场,鼓声此起彼伏,俨然成了一种比拼,看谁的鼓声响亮。“来买灯的还有别村村民,他们有的也是打着大鼓来的,所以到了镇上大家打鼓就更加卖力了。”苏少忠介绍,当天是锣鼓声、鞭炮声充斥着市场,热闹非常。

据说,由于多个村子都是在年初六请花灯,从前请花灯时还要按顺序来请。湖镇围的村民排第一,水心围村的村民则排第二。只有湖镇围的村民请完花灯后,水心围村的村民才能进市场请花灯。如今是谁先到市场谁就先请花灯。“年初六,估计有上百个村民小组的村民去请花灯。”苏少忠说。

到了年初九,水心围村村民聚集在一起喝灯酒,大鼓再次敲起来。

“大鼓在嫁娶、入新屋、建祠堂的时候打。”苏少忠说,当年他学打鼓也没有专门学,都是看老一辈打记住的。但是当地一位村干部这样说道:“我看了那么多次都没有学会,学起来的话至少要一个月时间。”

塘下村

敲打着13面大鼓过百面铜锣请花灯

在湖镇镇,拥有大鼓数量最多的是塘下村。塘下村有17个村民小组,约有1600人。其中有10个村民小组各自拥有一面大鼓。

每年到了除夕夜,各村民小组的村民就将大鼓拉出来,村民们纷纷上前去敲打一番,一些年长的鼓手趁机也教年轻的村民学敲大鼓,希望能将打大鼓方法传承下去。塘下村村委会主任黄阳锦表示,塘下村的村民是清一色的黄氏后人,在此定居已经超过200余年。黄氏先祖是从福建迁徙到湖镇,塘下村的黄氏族人又是从湖镇镇的显岗村迁到塘下村定居的。

黄阳锦表示,一直以来,塘下村的村民都有击打大鼓的习俗,村里有一面大铜锣,还是解放前留下来的。村里的10面大鼓中,有一部分还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制作的,有一部分是几年前定做的。随着村里大鼓受到追捧,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会打大鼓。

按照黄氏祖先传下来的习俗,年初七是黄氏族人上灯的日子。

到年初六晚上,村委会就会组织各村民小组组长开会,安排年初七上灯事宜。到了年初七凌晨,由去年生下男孩的灯头公们前往显岗村请花灯,把请来的花灯送到响水圩镇。到了中午12时,塘下村上灯的大部队就放鞭炮敲锣打鼓出发了。

塘下村10个村民小组的大鼓,加上邻村一些村姓黄的族人带来的大鼓,一共有13面大鼓集中在塘下村的黄氏宗祠前,一起敲打起来,每面大鼓配一面大铜锣,另再配10~15面小铜锣。13面大鼓和上百面大小铜锣一起敲,场面非常热闹。敲打着13面大鼓,塘下村的村民前往响水圩镇请花灯。黄阳锦说,塘下村离响水圩镇有5公里远,原来是步行去,现在生活好了,大家就开车去请花灯。

村民娶媳妇,搬新家都会敲大鼓

从响水圩镇请回花灯后,一直送到祠堂里,举行上灯仪式,这时是鞭炮齐鸣,锣鼓敲打得更响亮了。黄氏族人上灯是按房来算,每一房是一盏花灯,每个灯头公则是一盏小花灯。晚上,小灯点亮后,村民敲着大鼓把小灯送到灯头公家里去。

年初七后,每个小组各自安排大鼓到灯头公家祝贺,大家一起聚餐。

正月十四晚上,13面大鼓再次在祠堂集中,敲锣打鼓一番,到晚12时前,大鼓又各自返回各村民小组。

正月十五上午,村里老人和各灯头公,把年初七挂在祠堂上的花灯取下来化掉,举行结灯仪式。结灯后,中午,由灯头公出资,邀请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聚餐。正月十五后,大鼓就运回了各自的保管室存放起来。

黄阳锦说,除了上灯节村民会敲响大鼓外,村民平时娶媳妇,搬新家或有喜事,也都可以邀请大鼓敲打一番,凑凑热闹。但要13面大鼓聚集在一起,一般只有在上灯节才能做到。

传承

组织全镇的“千锣百鼓”重新编排节目

据了解,湖镇镇的湖镇大鼓有悠久历史,很多村子在几百年前就拥有这种大鼓。特别是村里举行上灯仪式,湖镇大鼓就是不可缺少的角色。目前湖镇镇有35个村委会和两个社区,几乎都拥有大鼓。

每年湖镇圩镇都会举行盛大的添丁打大鼓过大年巡游闹新春活动。

为了能把湖镇镇的 “千锣百鼓”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湖镇镇计划要组织全镇的“千锣百鼓”重新编排节目进行表演,要把这种“千锣百鼓”传统文化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图 本报记者朱如丹 方莲花 通讯员林志华 统筹 本报记者朱如丹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