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劳动教育是理念认知、知识吸收、实践培养、品格内化深度融合的系统工程。本文以"融通"教育理念和高校劳动教育实践为基础,从高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个维度入手,构建全方位、全过程、落地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提高高校劳动教育效果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劳动、教育、教育课程、融合人们进行教育。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加强劳动教育,就要在教育全过程的人才培养中突出表现。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志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可以成为创新劳动教育的突破口和重点。
根据教育培养环境的不同,高校教育课的场域可以分为第一教室和第二教室。第一课堂是包括课堂教学的部分人才培养方案并计算学分的所有课程对应的课堂教学过程及其结果,是高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和主要阵地。第二教室,除第一教室外的所有教育活动,包括部分学分,不包括学分的教育课程及其结果,是第一教室的扩展和补充。两大教室的融合是指第一和第二教室的互动相辅相成,突出两大教室的结构、机制、功能的有机性、连通性和完整性。包括两个主要教室的师生联系、两个主要教室的教育、时空的联系和教育方式的融合。以"融通"教育理念为基础的劳动教育是指将"融通"视为劳动教育的指导方法论和实施途径,通过专业培养和思想教育、通识教育和个性培养、理论教育和实践创新等方式融合教育平台。在两大课堂上,将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实现劳动教育的全员覆盖、全过程、多样性和多样性。
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在高校整个教育体系中影响劳动教育的体制机制构成、学分比重分配、各种学科设置、学生评价等,是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前提。要明确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必须综合考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高度、高校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管理维和学生全面成长、成城成城的教育角度,并做出准确的决定。要以明确的教育课程目标为基础,合理设计劳动教育课程的结构、内容和实施方式。
思想目标:李德洙仁的价值引领。劳动要深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进行劳动价值改造。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德寿人。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教育是指导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劳动美德,为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而努力,坚持劳动光荣信念,在劳动中实现生活价值,在劳动中实现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应是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过程,通过将劳动教育要素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师教学计划,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专业课、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思想渗透和价值引导,以课堂教学、劳动实践、示范指导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培养和劳动观念。
技术目标:“现实”整合的知识传播。劳动教育课程是劳动价值、劳动技术、劳动品德的载体,通过劳动课程进行的劳动教育实际上在于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知识传播,劳动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促进学生听众的有效到来。关键是教室融合。课堂融合的本质是第一课堂和第二教室的互动相互融合。也就是说,两个主要教室在结构、机制、功能等方面的有机性、连通性、整体性、实施方式、教育资源、教育内容等方面的互补性、互动性等。第一课堂以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为主,重点是吸收和消化学识,培养意识和观念。第二课堂以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重点,以应用、实践、学理知识为重点,是以实践为主导的教育活动。高校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不仅是劳动知识的理论传授,而且是劳动意识、劳动价值观在实践中的落地、劳动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培养和锻炼,最终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劳动思想和品格的内化。从高校劳动教育的管理角度来看,根据劳动教育培养效果的考虑,劳动教育课程应该是两大课堂融合的合作教育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丰富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另外,要具备劳动实践和锻炼的广阔空间和平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思想和行动的统一。因此,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定位之一是课堂融合的合作教育课程,要从政策制度、体制机制等方面突破两大课堂的障碍,实现合作与融合。
实践目标:品格内化的劳动实践。高校劳动教育的最终教育导向是学生树立真正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在正确的劳动价值指导下自愿参与劳动实践,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主动自觉,在劳动实践中实现价值,产生综合效果,因此劳动实践应该是劳动教育的落地归宿。具体的劳动实践形式有体验式、参与式、生存式、发展式等多种多样,多种劳动实践形式为劳动品格的内化提供了多种机会和平台。因此,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基本定位之一应体现实践导向,将学生的劳动教育实践过程和实践活动作为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优化设计和系统开发。根据“融通”的教育理念,在第一课堂的劳动教育过程中,要适当增加与理论知识相一致的实践教育课程,同时在第二课堂上重点开发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时空广阔,充分发挥活动多样性等优势,依靠项目活动扩大劳动教育的实践阵地,使学生在劳动实践的参与中深刻理解劳动价值的内涵和意义,实现品格内化和价值形成。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课程结构和内容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在明确的课程中。
标的前提下建立目标导向下的课程结构。两大课堂融通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应严格对标《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相应课程的学分、学时要求,科学合理设置必修和选修方式,突出课程类型的多样性、课程内容的渗透性、课程目标的导向性,根据不同的学段和专业特色设计不同的课程形态和实施方式。笔者在课堂“融通”视域下,建构了两大课堂互动互补互融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两大课堂的各类劳动教育课程相辅相成、互为支撑,课程形式具备可选择性、可评价性,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使其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融通”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从横向上满足了理论与实践的协同需求,从纵向上贯穿了学生大学四年或五年的整个求学过程,有助于将高校劳动教育具体落地、做实见效。高校第一课堂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劳动通论》(选修)、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必修)、创新创业教育(必修)和劳动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必修 选修)。劳动教育课程侧重于对劳动价值观的引领和塑造、劳动知识的传授、劳动技能的培养,重在依托现有课程体系学理化课程设计,将劳动教育元素合理融入现有各类课程之中,并适当开发网络教育课程。依据高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可以将第一课堂的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与创新创业课相结合,同时引入劳动教育通识网络课程,设置必修和选修两种修读方式,适当增加相应的实践实训环节,结合课程特性丰富劳动教育的实践教学,计入相应的实践学分。通过第一课堂课程体系的劳动教育元素融入,实现第一课堂劳动教育的全方位、全员覆盖,使劳动教育在常规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在课堂内容构成中的比重得到一定程度的彰显。
高校第二课堂时空宽泛,载体多样,针对第二课堂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应依托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内容的填充和价值观的渗透。在此根据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性质与特点,将学生劳动教育活动设计为思想成长类劳动教育课程、社会实践类劳动教育课程、志愿服务类劳动教育课程、创新创业类劳动教育课程四项课程板块,分别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和修读方式。
思想成长类劳动教育课程板块下设主题团日、榜样教育、劳动体验、学生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爱校卫生运动、宿舍星级评定等具体课程,从思想价值观的引领与塑造和日常劳动教育活动双管齐下,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的点滴渗透、持续引导。其中,劳动教育主题团日、榜样教育和学生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等课程,以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劳动实践中,通过班团组织、学生组织等策划开展相应活动,吸引学生的深度参与,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深刻领会劳动的真谛,感知劳动的价值。而劳动体验类实践课程具有较强的场景实践性,需要学生亲自到实践基地的相应岗位进行一定时间的参与式劳动体验,在体验中内化劳动价值观。
社会实践类劳动教育课程是以高校寒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开发的课程,采用项目化管理运作的方式,进行劳动教育和劳动活动的开展。采取项目申报、立项评审、调查实践、总结考评、示范推广的全流程运作,进行过程性劳动教育评价。学校以多样化实践主题和实践项目,吸引学生参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体验省情服务群众”社会实践等,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参加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到基层和一线参与劳动生产实践、劳动体验和调查等。具体实践方式包括团队实践和个人自主返乡实践,达到实践性劳动教育全员覆盖的效果。同时,高校也可结合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要求、职业发展需求和教学计划安排,分层分类,有序组织学生在每学年的劳动周集中开展劳动实践。社会实践类劳动课程与高校实践项目相结合,以项目化管理方式进行课程实施,有助于增强劳动教育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志愿服务精神与劳动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共通性。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培育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风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高校第二课堂志愿服务类劳动教育板块主要包括大型赛会服务、关老敬老服务、社区治理服务三类。通过开设“菜单式”志愿劳动项目,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加强学生公益性劳动意识、服务性劳动意识,使学生在志愿服务劳动中增强服务劳动的意识和本领。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下,高校普遍开设了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类第二课堂活动日益丰富,以满足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和技能提升的诉求。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围绕专业特色,积极打造“创新创业 劳动实践”模式和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有助于拓展劳动教育的覆盖范围和实施边界。创新创业类劳动教育课程板块下,可以设置就业实习培训、创新创业实训、创新创业赛事、“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等课程,以丰富多样的就业与创新创业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性劳动技能。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方式
两大课堂融通下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是在“融通”课程理念指导下协同开展的,实现劳动教育在两大课堂的互动互补互融,需要有统一的顶层设计作为制度安排,进行科学规划和系统安排。在组织管理上,学校应成立劳动教育委员会,负责统筹领导劳动教育的设计,将劳动教育两大课堂的归口管理部门纳入组织当中,负责具体实施和执行相关制度。针对劳动教育课程属性,分别制定相应的课程实施方案,对不同课程属性的课程目标、教师资源配备管理、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评价、课堂监督、阵地管理等进行明晰,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个场域分别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
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主渠道。对于第一课堂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和管理应依托学校现有教学管理体制机制进行。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管理一般由高校教务部门负责,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建立各学科门类师资队伍,具有较为完备的教学规章制度、教师管理制度、课程建设方案,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式、课程教学、课程评估等方面体系完善。因此,对于高校第一课堂的劳动教育课程的运行和实施,应由高校教务部门负责统筹设计、运行管理、过程检测和优化改进,对于劳动教育课程师资配备、课程教材设置、课程考核评价、课堂管理进行科学研究,形成统一的制度方案和运行体系。
针对高校第二课堂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和运行,则主要由学校共青团组织、学生工作部门进行统一设计和管理,负责对第二课堂活动的课程化设计和项目化管理,使其平稳运行。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锻炼主阵地在第二课堂,第二课堂依托丰富的项目活动、社团组织等阵地资源,能够为学生劳动观念的内化、劳动技能的实践、劳动活动的参与提供广阔的场域和实践场景,以“融通”育人理念为指引,拓宽第二课堂劳动教育的制度空间和实施空间,对第二课堂劳动教育的项目供给、课程架构等进行整体设计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作者:倪志宇 白金 李卫森】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原载2022年第1期《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倪志宇 白金 李卫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