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双语教学申报书】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幼儿园英汉双语教学的尝试(二)

时间:2023-02-19 16:34:27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第三,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幼儿英汉双语教育的尝试。

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幼儿园双语教育实践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教育体系,这里暂且称之为多元智能双语教育。多元智力开发理论的伟大之处在于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力优势,每个智力优势的充分培养和发展会导致成功。因此,我们要大胆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英汉双语教育,为所有教师和学生创造平等的教育机会,改变自己,发现孩子独特的才能,科学地教导他们,努力使他们都成为人才。

(一)营造分层动态校园环境;

“人是环境之子。”(达尔文)

幼儿园是不同于家庭和社会的环境氛围,孩子和老师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上课和活动。在校园有限的公共区域空间内,多种多样、多层次的安排、营造有助于学生多元智能开发扩张的氛围,以及不断更新、动态地更换内容,将有助于开展多元智能双语教学实践。必须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有条件、有选择性地营造校园环境氛围。

首先,在视觉感受的刺激下,可以通过双语版报道刊登图片和茂盛的体育项目图案和图形,展示有双语说明的师生们的手工工作、科技制作等,搭配不同的颜色和漫画角色定期更新,自然吸引孩子们的视线,启发他们的体育运动智能。另外,还可以持续地在录制、美化、校对中添加节约环境的双语标识和漫画等。

其次,在听觉感官刺激中,可以编辑有双语介绍的经典歌曲、音乐、幽默故事等,可以准时在上课时间或其他闲暇时间播出,对启发孩子们的音乐智力、语言智能大有帮助。当然,在运动会或平时广播通知的时候,也可以用英汉双语适当播放,用更少的努力就能看到更多的效果。

第三,通过双语童话剧的排练、演出、音乐、双语朗诵比赛等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可以启发孩子们的各种智力,从而提高自信心,更关心未来。

(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的科学化、教师角色的复用

成功地将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双语教学课堂,教师具有决定性因素。

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在条件、选择和实践发展上努力培养师资、考核素质等,借鉴国外及其他双语地区学校的成功经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良性循环的道路。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爱好、兴趣选择教育教材,开展有利于学生兴趣和智力开发的教育活动。因此,教师的责任和任务很重要,角色也多样化了。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校不应该存在所谓的“差生”,只有各有不同智力特性、学习方式、发展潜力的学生群体。尊重个人差异和各自的智力特征,用感伤的眼光对待每个孩子,真正地教他们“面向整体”。

第二,老师要扮演好“百乐”的角色。教师要善于观察,为每个孩子创建学习成长文件,记录言行,发现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优势智力的发展,促进向弱势智力领域的转移。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充分调动孩子各方面的潜力,帮助他们发现,培养自己的智力优势,了解自己的问题和进步,开发和培养自我反省的智力,提高对自己的认识,实现自己的全面协调发展。对具有不同智力特征的孩子进行目标评价指导,并在实践中进行因材施教、个性化的教育。

/>

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计划的、有目的的、有组织的影响活动。从广义上讲,教育跟其它生活条件一样,也属于环境的影响。[7]幼儿阶段是基础教育的起点,在此阶段营造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双语教学环境,是进行双语教学、促进他们身心和智力的全面、和谐与均衡发展的大好时期。综上所述,对幼儿进行英汉双语教学,可以从多元智能理论中汲取很多有益的成分。要把多元智能理论引进英汉双语教学课堂,教师应树立这样的教学思路,即“为多元智能而教”和“通过多元智能而教”。

前者可以看作是我们对教育目的的新思考,它强调多元智能并重,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认识并发展自己的潜能。后者则是教学方式上的新探索,它强调不同的智能活动在教育教学中的各自作用,主张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只有这样,英汉双语教育才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并且在开发智能、启迪创造性思维、促进每个全面发展、让他们逐渐获得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这关系到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社会生产力跨越试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地区发展、学生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

教育是对人的素质发展的价值限定并主导着素质发展达到所限定的目标。[8]学生的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开发和培养孩子们各个方面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多元智能双语教育的目标是激发学习外语的情趣,开发多元智能,树立学习的信心,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应突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设计出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孩子们的各种智能,让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并让他们在自己的优势智能方面获得成功的体验。

我们应该围绕课程(非语言类科目,如语言、品德)的内容,融合七种基本智能的内容和该理论的核心思想,变“树木”为“森林”,采取殊途同归的立体多元教学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不同的兴趣点,为每个孩子尽可能营造、展现一种能让他们有信心和自豪感的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导入教学课程的内容,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1. 创设群体赏识

课例,在小学音乐双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教唱带肢体活动的歌曲《十个手指》(Ten Little Fingers),可以用左右手分别伸出的手指个数表示单数和双数,结合说唱的内容并进行分组表演展示,既有音乐的节奏,又有肢体的运动,而且还有人际交往(团队精神)。这样,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提高音乐节奏方面的鉴赏力,而且能锻炼肢体的协调能力,还能学会与人交际合作,从而更让在这些方面具有潜力的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有助于他们优势智能的特点迁移到外语的使用中来。因为孩子们在优势领域的成功感有助于他们在其它领域的表现。

2. 进行游戏竞赛

课例,在户外活动时,可以将“一二一”这样的口令喊成“left--right--left”;在数学或美术课上,老师将如下的基本图形可以在一边画一边用英汉双语重复表述,并用不同的颜色描画时也同样地表述相应的英汉词汇,同时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Now I give you one 10-inch-long rope, Of all the shapes drawn witha piece of string, what has the largest area? Why?”以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孩子们不仅很快接受到不同图形、颜色所相对应的语言信号,而且会积极开动脑筋思考、推理和计算,更加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

3. 引导个性创作

课例,让孩子们将某个故事中的人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现其内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能够以捏橡皮泥造型来塑造里面的人物形象,并进行故事的形象讲述;也可以通过排演小话剧的形式,在集体的合作过程中,展现个体潜在的组织能力(如导演,编剧)、表演能力(如扮演角色等)和参与能力(如配合、协调等)。从这些活动中,每个孩子都会从不同的方面得到锻炼、展示和赏识,他们在各自优势领域的成功感会促进他们智能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总之,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孩子们的智能差异,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尽可能提供一个让所有孩子都有机会去获得社会、身体、音乐、数学、艺术、空间等领域的诸多经验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描描画画、看看猜猜、说说唱唱、演演听听的活动中轻松地学习。这样才能突破以往语言既是手段也是目的的单纯讲授式教学模式,建立起多元化的多元智能双语教学模式,使不同类型的孩子都能获得积极主动参与的机会,最终达到引发他们使用外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开发多方面智能的目标。这样一来,各具智能优势的孩子就能相互合作,相互认可,每个孩子的特长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促进了具有不同智能特点的孩子的互补和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

注 释:

[7]孙喜亭:《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P157。

[8]孙喜亭:《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P67。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