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农场绿色申报书】河南许昌建南区:明星农场插上了振兴农村的起飞翅膀。

时间:2023-02-17 07:55:03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发展现代农场是促进农业优质、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

以全省农村振兴示范带动县,近年来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将产业发展作为农村振兴的关键和突破口,积极探索现代农场星级管理,培育出地域特色鲜明、形式类型丰富、利益密切的现代农场,为农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星级农场丰收的喜悦,领英合影。

围绕“如何管理”,完善制度机制,加强政策指导

完善的准入机制和相应的扶持政策保证了现代农场合理有序的发展。

建安区委建安区政府加强了组织领导,印发了《建安区现代农场星级评定奖补管理暂行办法》,成立了由建安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建安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等20个求职单位组成的现代农场专项管理指导小组,指导现代农场发展规划、销售运营、规模扩大、提升等工作。

镶嵌生成标准。建安区将全区从事农业生产及以服务为基础的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经营各种农副产品的农业生产单位、生产组织或生产企业都列入现代农场管理范畴。根据经营规模、营业收入、设施装备等因素,将农业种植发展类、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类、三产融合发展类等3种现代农场分别划分为3星级生成标准,对现代农场进行星级评价和

规范评选方法。建安区成立了现代农场星级评价奖补充管理组长小组,明确规定评价过程分为自主申报、乡级审查、区级核查、晋城评选、公开公示、资金现金及编号管理七个阶段。初定星级后,组织各乡镇(街道)、会员部门、区领导依次采用资料审查、现场查询、现场评分等方法,确定了真实性等级。

建立激励制度。建安区实行星级晋升奖励制度。根据产业融合度、革新度、群众参与度、经济效果等指标和生产效果、就业人数吸收等因素,对现代农场提供1、2、3星级、每提升1星级、资金、服务等要素的补偿支持,通过构建模式充分刺激

目前建安区有98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现代农场管理,比2021年初增加了一倍。其中,评价了1个三星级农场、5个2星级农场和24个1星级农场。

围绕“如何培养”,加强正常管理,更大更强地指导

引导不同类型、不同数量的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是建安区现代农场星级管理工作的重点。

领导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建安区在管理、技术、市长/市场、人才规模方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优势,建立和完善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体系和利益联系关系,培育了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世纪香食用菌、一顺蔬菜、富源牧业、农业种业等,其中世纪香植菌公司采用"企业生产基地"运营模式,培育了稀有食用菌生产专业村333个

延伸加工链,提升产业增值空间。建安区以“粮食斗食美”、“农斗工美”为切入点,依托乡镇农产品加工群,加快延长产业链、提高价值链、完善农产品深加工过程中的短板,形成生产、销售一体化生产经营格局,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角度转化增值。目前,许昌宇以现代农场为指导,通过农作物种植、收购、深加工等方式,成功构建了集产业化服务、工业化生产、市场化推广为一体的整个产业链联合体。

瞄准优、特、高,建设城市精品农业。建安区依托食用菌、杂粮、竹蓐等优势、特色产业,以高效肿瘤产业变革为切入点,指导现代农场绿色化、品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着力打造成长性好、技术含量高、全国闻名的“农湖”、“土豪”。目前,建安区“三品一票”在11家企业、20多家产品中,柳林花生获得了国家农业博览会金奖,“许昌富竹”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建安草莓”、“建安芦笋”、“建安灵芝蘑菇”等全国名优新农产品。

围绕“如何优秀”,深度嫁接资源,促进融合发展。

目前,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相互渗透、要素跨界配置、产业跨界整合、多种形式、农业跨界与现代产业要素高度接轨、交叉结构调整、农村产业融合正在向新趋势发展。

建安区以市长/市场需求为导向,指导现代农场与其他产业的嫁接,推进农业和旅游观光、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优待和持续现代农场。

整合旅游资源,让农业有看头。建安区充分挖掘生态优势,依靠东部生态旅游养生业大学、西部特色林果基地等发展载体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培育适合农村发展的农家乐和农业旅游、水果采集游、田园休闲游、亲子教育游等农村旅游业。围绕省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建设盛润田园综合体等农业产业综合体,举办“乡村旅游节”“农民风水节”“旅游开发软体会”等庆典活动,促进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是集高档果蔬种植、采集、销售、技术为一体的桂村乡五福农场,每年接待游客2 ~ 3万多人,年销售额达380万韩元。

/p>

嫁接文化资源,让农业有说头。建安区指导现代农场加强对民俗文化、非遗品牌的挖掘传承,注重与文化创意等业态融合,设计铜器舞春耕文化节、颍河沙燕冰梨文化节、黄氏祭祖节、汉魏故城文化节、神医华佗文化节、非遗美食节等文旅项目,成功举办了以红色文化和果蔬采摘为主的桂村乡首届乡村旅游节、五女店镇首届风筝节、陈曹乡尚小杨农场首届梨花旅游节,成功打造了五女店老庄陈葫芦文化、灵井霍庄社火传承、苏桥丈地清真饮食等40个“一村一品”靓丽名片。

嫁接电商资源,让农业有赚头。建安区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指导现代农场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红利,积极对接淘宝、拼多多等平台,让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椹涧乡耘禾农业采用“农业+互联网”模式,选准芦笋种植项目,以纯电商方式经营,实现年销售额3500万元。

围绕“怎样保”,做实保障措施,激发发展活力

建安区从财政资金投入、金融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为现代农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积极争取惠农政策。建安区争取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区推进试点项目资金200万元,扶持示范性合作社质量提升,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管理制度健全、规模壮大、活力增强。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安区财政拿出专项资金,按照现代农场星级评定奖补管理暂行办法,对获评农场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晋级一星级奖励资金10万元,晋级二星级奖励资金30万元,晋级三星级奖励资金100万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拓宽融资渠道。建安区依托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平台,开展信贷直通车支持现代农场专项行动,结合“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开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项银企对接工作,帮助现代农场解决融资需求。

强化科技支撑。建安区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技术讲座、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切实把政策宣传、技术指导以最快捷的方式传递到田间地头。建立现代农场协会,组织全区40名农业科技人员联乡包村,深入农场生产一线,帮助解决生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围绕“怎样富”,坚持立农为农,增加群众收入

探索现代农场管理新模式,归根结底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建安区坚持“基在农业、惠在农村、利在农民”原则,探索形式多样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农业经营组织联合体,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收购+分红”“土地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机制,保障农民和经营组织能够公平分享产业融合“红利”,推动价值分配向上游农户倾斜。2021年12月31日,建安区成立了现代农场协会,发展会员50家、协作企业34个、合作社10个、家庭农场6个,年销售收入12.5亿元,吸纳农民就业4230人,带动农户7696户。

与此同时,建安区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人才,吸引乡贤、成功人士近1000人回乡创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近300人。

下一步,建安区将持续搞好产业规划,提升产业层次,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以现代星级农场的发展壮大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许昌市建安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靳莹莹 通讯员 李玉中 孟利珂)

(原载于2022年9月28日许昌市建安区融媒体中心云上建安客户端)

编辑/郭彩霞

责编/胡俊华

审核/张江岭 赵红娟

监制/张向朝

来源/学习强国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