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今年放弃职称申报】“30年不评职称”的称赞是对教师职称制度的悖论

时间:2023-02-16 02:01:57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老师教好学生就行了."

“几十年没有生病,生病的话是‘豪华型’。”

“我也有论文,也有科研项目,但再也没有申报过职称,只想一心一意教好书。”

最近媒体报道了华中科技大学的杨汉文老师。杨老师勤奋,专业性强,教育水平高。不幸的是,55岁的成年人得了肺癌。

病床上的杨老师心态乐观,面对媒体发表了这样感人的言论。特别令人感慨的是,杨老师30年来没有参加过教学工作。尽管他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资格和条件。

对此,媒体高度评价杨老师的心系学生、心系教育、淡泊名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难得的清流。

杨老师确实是个师德高尚的优秀老师。媒体可能有美丽的话语,但学生们的评价是真实的表达。他能承受这个荣誉——。如果受到称赞,可以说是荣誉。

但是我认为这样优秀的老师应该得到更多。包含与能力级别相适应的职称等级。比起称赞,职称更真实的荣誉——是对一个人价值的肯定,而不仅仅是利益。

被称赞为“30年不评职称”,本质上是对教师职称制度的悖论。

媒体为什么称赞杨老师“30年不评职称”?因为教师这个群体里的很多人为了头衔露营已经到了令人厌烦的地步。相比之下,30年没评职称的杨老师简直是泥石流的一股清流。

但是,如果仔细品味杨老师乐观豁达的话,会发现问题——“同心教好书”与评价职务相冲突吗?

也就是说,如果专注于教学,就不能评价职称。如果集中评价职称,书教得不好。

这很尴尬。职称制度作为激励机制,应该能很大程度上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怎么反而会成为教学工作的阻碍呢?

我们知道,秦灭六国与公正合理的军工爵位制度有着巨大的关系。士兵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如果有斩首,就能得到相应的爵位,一点也不含糊。所以战场上的秦国士兵,狼一样的老虎,战斗力很强。

相反,想象一下,如果秦国的制度如此——士兵在战场上英勇杀敌,那么很难挽救爵位。谋求爵位的人没有精力去战斗和杀死敌人。那么,陈国君的战斗力会怎么样呢?可能分钟之内土就会崩塌。

良好的激励制度要求奖惩分明。良好的荣誉制度必须真实、名副其实。让一名优秀教师连续30年放弃评价职务的我们的教师职称制度是好的激励和荣誉制度吗?

我们不能用“淡泊名利”来掩盖真相。古往今来,所谓“谭朴明理”的先贤中,有多少人对现实不失望,被迫逃亡?

无显卡相关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会追求成长需要(知识、审美、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必要性在需求水平的顶端。

评职称不仅能提高工资,还能解决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类对自我实现的追求没有止境,但职称的等级有限。然而,一位教师连职称都评不上,自我实现又从何说起呢?当然,桃子和异天下可以说是一种自我实现。但是很明显,这个原因太虚弱了,虚弱到无法支撑一位充满、充实的成功教师的形象。

杨老师不可能没想过评职称。但是,他害怕职称评定过程中的困难和危险,决定放弃。与其为头衔呕心沥血,弄虚作假,不如保持初心,把全部精力花在教人研究学问上。从这个角度来看,现行职称制度中还有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教师职称制度最大的弊端是什么?

现行教师职称制度实行评价结合。“考试”只是通过,淘汰率不高。“评价”是真正的筛选。有些地方已经取消了“考试”程序,符合一定条件的教师可以直接参考。

“评价”最大的弊端是主观的东西太多,容易被人为操纵,很难保证客观公正。

。这个判断,不用我举例,打开电脑或手机,输入“教师职称”四个字,就可以看到,满屏都是血泪控诉。

我一直认为,教师职称,只能用“考”的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确保公平。但有很多人,片面认为,教师工作具有特殊性,教师的能力水平,不是一张试卷所能概括。

考试确实不能全面评价一个人。其实任何一种评价方式,都无法兼顾所有维度。正如高考,一直被诟病引导基础教育培养了高分低能的学生。但在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出来之前,高考仍是最不坏的选择。

我大伯年轻时,在农村生产队任会计。他一直遗憾,没把家里的人“送出去”一两个。那正是取消高考的年代,上大学靠推荐。村里的干部,都把自己的子侄辈推荐上大学、当兵、招工,离开了农村。只有我大伯,一颗红心向党,没有经营自己的家族。

推荐上大学,并不能选拔真正的人才,所以1978年又恢复了高考。同理,“评”职称,并不能选拔出最优秀的老师。唯有“考”职称,才能令真正优秀的老师脱颖而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熊丙奇教授建议,教师职称采取“同行评议”模式。这种模式源于欧洲的期刊论文评议制度,沿袭至今。事实上,我国的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制度,部分借鉴了这种模式,建立了职称评委人才库。但是,这些随机选取的评委,既不是评审主导者,也不能全程参与整个职评过程,发挥的作用有限。基于文化和历史等原因,这种模式并不适用于我国。

有些老教师反对考职称,认为老教师精力衰退,考不过年轻人。其实大可不必担忧。只要对考试内容进行优化,偏重于考查基础知识及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老教师经验丰富,并不吃亏。

自2018年初,国家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后,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对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进行改良。笔者遗憾地发现,鲜有既能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又能公平公正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举措。

好的教师职称制度应该是,让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教师实至名归,让弄虚作假沽名钓誉之辈无孔可入无隙可乘。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