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健康村镇申报】新闻能见度|艾薇70年,永远在路上

时间:2023-02-15 18:03:18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今年是爱国卫生运动实施70周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爱国卫生运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以预防为主,在改变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有效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提高社会健康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岁月流逝,下了70年的毛毛雨。1952年爱国卫生运动在抗美援朝反细菌战中拉开序幕。

春花秋实,70年来硕果累累。世界卫生组织授予中国政府“卫生城市特别奖”、“社会健康管理杰出典范奖”,并给予高度评价:“在健康成为纳入所有政策的全球口号之前,中国已经通过爱国卫生运动实践了这一原则。”

往前走70年就会焕然一新。进入新时代,艾未未将继续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带领群众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必将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有效载体,引领新时代的健康革命。

01历史印记

1952年1月,抗美援朝战争陷入僵局。

在雪花纷飞的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们发现了几个以上。美国军机往返低飞,但没有轰炸,也没有射击,直到雪停了,雾散了,才飞上天空。当人们心存疑虑的时候,一个战士突然发现雪上飞着苍蝇和跳蚤。

敌人发动了细菌战!不久,美军又将细菌战范围扩大到朝鲜北方和我国东北等地。在这种背景下,1952年3月14日,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任务是领导反细菌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爱国”是指从爱国的高度认识和重视相关卫生工作,“卫生”指出工作的内容,“运动”阐明动员的工作方法。

在中央防疫委员会的有力领导下,美军的细菌战被粉碎了,但爱国卫生运动并没有结束。以消灭病媒生物为主的卫生防疫运动,促进了将卫生、传染病预防从个人行为转变为保卫国家的全民行动,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家国情绪和参与热情。

1952年底,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指示中央防疫委员会更名为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周恩来总理兼任护卫会主任,各级防疫委员会也统一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由各级人民政府直接领导。同年晚些时候,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在北京开幕,总结爱国卫生运动经验,提出卫生事业四大方针,包括“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此后,针对不同时期突出的卫生问题,在爱卫会的领导下,我国先后开展了“四害消除”、“二关五个”、“五讲四美”等一系列工作。这些都真正改变了当时人们的生活,铭刻在时代的记忆中。

在已经年事已高的北京市民张国熙的印象中,在20世纪50年代爱国卫生运动的推动下,“不喝矿泉水”的口号才真正广为人知。“当时自来水普及率低,人们喝得最多的是未经消毒的河水、井水,有些地方甚至淘米、洗碗都在一条河里。”张国熙说,这段时间细菌、寄生虫等与饮用水一起进入人体,感染痢疾、蚜虫等肠道传染病并不少见。因此,和喝矿泉水一样,感动张国熙的是“那时容易生病,孩子们更容易得蛔虫症”。

煮矿泉水喝是成本最低、最容易普及到各家庭的饮用水消毒方法,但要想广泛推广这种方法,形成全民的习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那时的张国熙还是小学生。我记得直到今天,学校老师都教我不要喝矿泉水。“孩子们基本上都带着小搪瓷罐子,书包旁边挂着小布,上学喝开水很方便。”

全国各地的工厂、机关、学校、农村食堂也开始免费供应白开水,现代卫生观念逐渐确立。热水瓶是当时的历史证据3354当时城乡青年结婚的时候,经常把热水瓶作为嫁妆或贺礼。生产单位表彰老兄的话,热水瓶也会作为商品。

“喝白开水”只是一个缩影。事实上,今天很多人熟悉的卫生观念和行为,包括早晚刷牙、饭前洗手等,通过爱国卫生运动普及了无数家庭。

02厕所革命

“一个土坑两块木板,三英尺土墙环绕四周”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我国农村地区厕所的真实写照。20世纪60年代,全国爱卫会提议在农村开展“两管五改造”运动,其中“五改造”包括农村厕所。

当时,厕所改良提倡使用不暴露粪便的马桶,防止蚊子和苍蝇繁殖,修建防止泄漏的粪池、粪坑,利用堆肥手段对粪便进行无公害处理,获得有机肥料,减少饮用水源和环境的污染,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但是当时改良洗手间的手段比较简单。只能满足基本的卫生要求,没有达到卫生厕所的标准。

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全面推进农村卫生厕所。1990年发表的《我国农村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规划目标》明确了卫生厕所的定义。1991年发表的《全国爱国卫生工作十年规划及八五计划纲要》为所有城乡各学校普及卫生厕所,并提出了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的阶段性目标。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建议农村继续把水改造作为卫生发展的重点。此后,我国农村地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迅速上升,2000年达到44.84%。

洗手间是人们生活必需的空间和社会门

明程度的一面镜子。党的十八大以来,“厕所革命”得以快速推进,在农村普及卫生厕所,厕所粪污处理、旅游厕改等均取得巨大成功。

2017年11月,中共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会议审议通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继续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同时,中央高度重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安排“厕所革命”财政资金,以奖补方式支持和引导各地推动有条件的农村普及卫生厕所,实现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019—2020年共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44亿元。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信息司司长毛群安表示,我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70年来,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当前,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经超过70%。此外,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9%。

03 “双创”硕果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健康城市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内容,“双创”既紧密相关又各具特色,亦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助推剂。

1989年10月19日,全国爱卫会印发《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政府主导、各部门参与、全社会动员”,这既是创卫的方式,也是成效,折射出我国爱国卫生运动的演进过程。

“这在《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修订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复旦大学教授傅华说,全国爱卫会曾多次对《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进行修订。其中,第一次修订时,在爱国卫生组织管理中增加“有爱国卫生工作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实行目标管理,定期检查落实”“有健全的地方爱国卫生管理法规和制度”等内容。第二次修订时,增加“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有专(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等内容。“从这一变化中可以看出,通过创卫这一抓手,带动了爱国卫生运动的体制机制建设。”傅华说。

第三次修订时,继续增加“爱卫会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爱国卫生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傅华说:“此后又多次进行修订,通过这些年的变革,爱国卫生运动的人、财、物条件得到显著提升,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创建国家卫生城镇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城市行动战略,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健康城市建设。全国爱卫办于2007年批准杭州、苏州等10个城市(区、镇)开展健康城市(区)、健康镇建设试点。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向我国政府颁发“健康城市(卫生城市)特别奖”,表彰我国在这一领域作出的贡献。2016年7月,全国爱卫会印发《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在我国全面开展。

健康城市、健康村镇是卫生城镇的升级版,卫生城镇重点关注解决城乡环境卫生问题,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则更加突出全面的社会健康管理。“我们在全国全面开展卫生城镇创建和健康城镇建设,将健康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

目前全国地级以上国家卫生城市占比超过60%,打造了一批健康城市建设的样板市,为健康中国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毛群安说。

04 中国经验

70年的发展历程中,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总结经验丰富自身内涵,而这些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195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将“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振奋精神,移风易俗,改造国家”作为爱国卫生运动的目标任务。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基本上消灭了天花、鼠疫、黑热病等传染性疾病,减少和控制了血吸虫病、疟疾等传染性疾病。

在1949年后的20多年间,我国建成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这一成就显著改善了当时广大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巩固和提升了爱国卫生运动的成效,对全球卫生政策和卫生体制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得最大健康收益”的“中国模式”。

20世纪70年代,时任世卫组织总干事马勒博士曾多次到中国考察农村卫生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世卫组织认为,中国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发源地”。中国在占全国人口80%的农村地区,成功建立了一个基层卫生保健系统。

1978年9月,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苏联阿拉木图市召开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并通过《阿拉木图宣言》,确定了实施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全球战略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策略。在阿拉木图会议上,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被推崇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基层医疗卫生问题的唯一典范。

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项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是我国防控传染疾病、改善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法宝,是向世界贡献的“中国经验”。世卫组织多次强调,其倡导和推广的健康城市理念和做法,借鉴了中国创建卫生城市的经验。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所倡导的初级卫生保健、健康促进、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原则、理念、范式和做法,与爱国卫生运动的文化内涵一脉相承。

爱国卫生运动的理念和成效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2017年7月5日,爱国卫生运动开展65周年之际,世卫组织授予中国政府“社会健康治理杰出典范奖”,表彰中国爱国卫生运动取得的成就。毛群安表示,爱国卫生运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工作方式,随着其影响力不断扩大,也为国际社会所称赞。世界卫生组织先后授予政府“卫生城市特别奖”“社会健康治理杰出典范奖”,给予了“远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成为全球口号之前,中国就已经通过爱国卫生运动践行着这一原则”的高度评价。

05 走进新时代

2022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强调,当前,我国新冠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优势和群众动员优势,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用千千万万个文明健康小环境筑牢疫情防控社会大防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2020年2月,在部署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3月,在考察新冠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指出要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改善人居环境、饮食习惯、公共卫生设施等工作;5月,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提出,要创新爱国卫生运动的方式方法,大力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和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工作;6月,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明确指出,爱国卫生运动是党和政府将群众路线运用在卫生防病工作中的成功实践,要适时总结疫情防控经验,对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内涵予以丰富。

此外,2021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丰富了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工作的内涵,提出切实推进全民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年底,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明确纳入了公共卫生委员会的基本职责,要求组织居民群众、群团组织、经济和社会组织以及驻地单位开展爱国卫生等活动。相关专家表示,这一举措通过加强村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的建设,进一步将爱国卫生运动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中,形成自上而下行政动员与自下而上主动参与相结合、平战结合的群众动员机制,使爱国卫生运动更好地深入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

时评

让爱卫引领新时代健康革命

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群众路线工作方法运用于卫生工作的伟大创举,是提高全民卫生文化素养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历经70年的不断发展,其已成为引领世界健康治理发展潮流的“中国经验”。

应该认识到,新时代的爱国卫生运动,更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突出根植于爱国卫生运动的丰富实践经验,立足于新时代人民对健康生活的美好向往,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基点,蕴含着“群众路线”“全民健康”的核心要义,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刻回答发展“为了谁”的重大问题。

进入新时代,面对人民群众对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不断丰富爱国卫生运动的内涵与路径。比如,要始终将爱国卫生运动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有效载体,不断创新和发展爱国卫生运动,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更显著、可持续、鲜活的“中国经验”。

对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的具体实践,既要提炼和固化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也要关注问题与不足,通过堵塞漏洞、完善机制、补齐短板,不断生成和传播爱国卫生运动的新经验。

在工作内容上,要从影响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着手,发挥爱国卫生工作在健康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在组织动员机制上,不断激发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内生动力,实现从运动化向常态化转变;在管理标准上,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对标对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确定的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务与保障、健康环境、健康产业等方面要实现的指标,构建与《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相衔接的指标路径网络,推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

文:健康报记者 张磊

编辑:管仲瑶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陈飞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