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龙(重庆科技学院教授,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学院特聘研究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第十四个五年计划”计划)首次将“每个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并提出“要优化专利补贴鼓励政策和评价机制,保护高价值专利,提高激励力度,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根据“第十四个五年计划”计划,到2025年,我国每1万人口中高价值发明专利保有量要达到12项预期目标,比“十三五”末期的6.3项指标高出近一倍。贯彻"第十四个五年计划"规划,"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柱"的要求,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高价值专利不可或缺。作为高价值发明专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批准量的提高和有效商业化,是摆脱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我国的科技封锁,在新的发展格局中,赋予能源者信息、光子和微纳米电子、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系统等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本保障。
第一,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脖子”领域,培育高价值专利
依靠发达国家的“卡木”技术研发,培育高价值专利是保障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安全、催生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提高发展质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历史经验表明,以创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或改造的关键也是高价值专利爆发和有效运用的时期。截至2021年6月底,中国内地(不包括香港、澳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发明专利已达73.1万件,比“十三五”期末增加了5.3万件,为富能产业创新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广角化、图形处理(GPU)、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第四代半导体材料(氧化镓)等许多先进制造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仍然受制于发达国家,对开发安全和新型动能的培育构成严重威胁。
全面梳理“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时期将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脖子”,充分利用新型全国体制,调动全社会资源和活力,培育高价值专利,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朝着面向未来前沿和国家主要战略需求的方向,优化培育高价值专利的资源分配。要站在未来制高点的摸索上,高度思考当今数字技术、生态技术、合成化工新技术革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时空的破坏性影响。要从基础、支撑、共性的角度跟踪全球专利申报状态,选择重点支持的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提高高价值专利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匹配度。
第二,夯实和调动重点创新主体的动力和活力。针对重点机构、行业和企业制定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专利密集型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
第三,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价值专利培育分类管理制度。为了培养前瞻性领导能力和战略导向型高价值专利,必须充分发挥新国家体制的优势,重点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号”创新基地。是相关领域的院士,由联合研究院、高等院、企业科研力量共同攻关。为了培养应用支持型和民生改善型高价值专利,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行业领先企业研发中心等新的创新主体以应用场景和市长/市场需求为导向,研发amp致力于确立d项目。
第四,提高高附加值专利审查效率。便利高价值专利申报和审查过程,完善审查标准,加快批准速度。特别是要提高专利机构的科学和技术审查能力,不要因为盲目批准或过度授予专利而给后续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高价值专利利用带来困难。
第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价值专利的商业化,释放发展的新动能。
从近20年的国际发展经验来看,依靠高价值专利的持续商业化,是联通专利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是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保持竞争优势、丰富产业体系的现代成色的主要动力。
第一,提高专利的战略认识和运用能力。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跟踪该行业世界专利系统的最新发展和主要商业化产品。由于技术路线选择、价值专利保护不良、专利战略应用不当,避免给战略性新兴产业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或提高发展效率的意外冲击,或因战略认识不足、运用能力弱而受到国际主要竞争对手的恶意专利诉讼。
第二,加强专利商业运用能力,提高市长/市场竞争效率。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PCT国际专利申请,向国际化市场保驾护航,坚定核心技术“护城河”,保护产业竞争优势。为应对市长/市场需求,部署技术、产品、材料、设备,提供高价值专利商业化优先应用及后续拓展应用,在市长/市场发现和创新合作中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第三,在主要应用场景创新的基础上,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附加值专利转化。立足于信息、交通、能源三大基础设施领域,扩大高价值专利在产品、技术、组织创新中的使用。抓住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虚拟化重塑社会经济新秩序的机遇,着力发展人类自身、客观世界和时空,探索高价值专利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释放的途径、方式和模式,提高产业发展质量,与新产业的增长互动推进。
第四,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运营思维和管理模式。敏捷开发等新R & amp利用D模型,加快将高价值专利成果转化为市场性商品的速度和迭代升级速度,通过消费经验、功能创新、场景新开发不断拓展市长/市场潜力。适应适应项目和平台开放、新型生产者-消费者伙伴关系、企业技术和产品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地理集聚等新特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或产业群中同时获得高价值专利,提高发展的整体效率。
第五,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运用高附加值专利的高性能服务。支持专注于此的专业机构,产权交易中心优先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高价值专利供求。积极
探索和优化高价值专利商业运用在交易、融资需求、税费减免、产品补贴、上市辅导等方面更有效的新支持方式。三、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价值专利商业化应用的制度保障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专利密集型产业的集中体现。从国际经验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赋能,调动创新主体活力,创造相对公平竞争环境,避免因专利权纠纷导致企业遭受重大缺失或发展中断,当务之急是因时因地优化和创新高价值专利保护与运用制度。结合新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格局、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新特征,优化和创新高价值专利保护与运用制度可优先在以下4方面取得新进展。
第一,在关键科研技术研发人员竞争加剧和频繁流动的当前环境下,在保护企业活力、维持公平市场秩序和保障员工就业自由权间保持合理的平衡。
第二,以国家、地方政府与行业协会为主体,为专利密集型战略性产业和优质企业出海、出区域参与竞争和拓展市场提供法律援助,避免企业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之风日甚、地方保护屡禁不止的大环境下,面对非正常专利诉讼时因单兵作战过度消耗生产性资源或面临不公正对待。
第三,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入园惠企等行动方案,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上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高价值专利咨询、培育、申报、引进、利用等多类型和“一揽子”服务,强化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水平和安全发展能力,形成相对稳定和较高质量的产业创新地理集聚。
第四,聚焦“评估难、转化难”“处置难”的顽疾,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独有特征分行业或分级加强联合创新的产权界定、高价值专利评估规范指引、专利权交易与处置实施细则等薄弱环节规章制度建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效利用高价值专利提供有力和精准的制度保障。
(本文受重庆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价值评估视角下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研究——以重庆市为例》(CQIP-R-2022-04),重庆市科技局《重庆市数字经济新兴企业成长扶持政策研究》课题资助。)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