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18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见中外记者谈话时表示,我国人民热爱生活,期待着更好的教育、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和更美好的环境。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国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标题
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子孙后代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中华民族的强盛。国民期待更好的教育,期待孩子们更好地成长。这就要求我们要顺应人民的期望,做好教育工作,发展好教育事业。
贯彻党和政府教育方针的政策以实施为重点,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好的教育以行动为重点。常德市致力于创新教育事业思维,深化公共教育改革,同时发掘教育资源和潜力,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初冬,记者在常德访问了民办学校。熟悉的教名、艰难的创业、给予力量的政策在心中引起很多感叹和思索!
历届市议会市政府的政策制定者:
关于民办教育,高看第一名,厚爱第一层
梦想从历史的深处走来。
从山脊上的湖南屋脊到黄阳、洞庭、西边;从无边无际的橘子海茶园到生机勃勃的杨平原。广阔的中原大地刮起了“新道德创业”的暖风。
元书之歌,长河旭日;书声朗朗,书香阵阵。
1980年9月改革开放以来,常德第一所民办学校——育才会计学校破茧而出。今天,尚德民营教育沿着快车道一直走着。对于做民办教育的创业者来说,为关心、支持、民办教育事业默默付出的热心人讲得最多,看得最多,想得最多的还是在崭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共同振兴民办教育。
回顾历史。常德教育地不仅包含鲜花和掌声,还包含文化和精神。岁月征服的不仅是长岛的遥远地方,还有心灵的距离。
绕着转星星。民办教育该何去何从?时代在追问,群众在期待。历代常德示威、市政府的决策者们以实际行动做出了坚定而深刻的回答。又看了一遍,又爱上了一层。(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爱情名言)
政令顺畅,民心相通。这是造福人民的大事业,这是生气勃勃的力量源泉。随着越来越多优质的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涌现,更加满足常德人民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的民办教育出现在宏大的纸上。
民办教育已经涵盖了很多层次。
学校运营机构超过一千个,在校学生超过20万人
遥遥无期的风雨中,犹有赤字之情。
民办高校任重道远。今年6月,在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的传承仪式上,学校创始人李小富感慨地说。"我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学校。"20年来,他和他的战友们呕心沥血,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下,经过昌德计算机专业大学、湖南东德职业学院,取得了尚德民办高等教育的重大突破。就像对李小富来说,油灯渐渐远去,从历史长河中慢慢消失一样,他如何让这所新提升的民办高校蓬勃发展,亮点纷纷显现。事实上,尚德有很多民营教育的先驱,如李小富,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等民营教育品牌。像美丽的汉水清澈的湖边一样,坐落着全国第一所高尔夫职业大学——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在草像毡一样细的高尔夫球场上,学生们用手在球落下之间表现出优雅和悠闲。
民营基础教育大有可为。宽敞的韩树阳大学旁边占据359亩,从幼儿园到高考培训部16个年级拥有132所搅拌7561名学生的容奇实验中学,其“让所有学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的学说理念在龙阳大地上广为人知。尚德淮阳中学成立于1993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常德市规模最大的民营完整中学之一。县九水实验学校是九年制、寄宿制的民政辅助学校,每个教室都是配备空调的多媒体教室,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全方位进行多种教育实验。图源莲花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全日制民办学校,该学校在孩子一生发展的高度思考中办学,为了运营人民满意的学校,鞭策着学校办学,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尚德市武陵大道北段沙事项路的放映学校以历届期中考试成绩名列市区前列,成为小学近入学和小学升学中的第一大学校。尚德兰实验学校创立于1998年5月,是国有民营的实验学校,从2001年到2014年的14次高考,共有30多人考上了北京大学清华,2014年代表湖南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击败云南、北京、中国澳门代表队进入半决赛。
民营中等职业教育如火如荼。湖南文理学院“后街”巷子里,建筑物上的几个大字格外显眼。“不想念别人的孩子”。这里是1993年昌德中山外国语职业学校创建的地方,因此是一所专门学习外贸英语的新全日制学校,学生的专业英语八级官率非常高,每年推出的光荣表经常让街头分隔高校外语学院的学生羡慕不已。常德女子外国语学校成立于1989年,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国际商务和流通领域的专业人才和优秀职业女性,连续多年被评为常德市优秀民办学校。尚德弘治职业技术学校围绕着人、会工作的就业者、创业者的教育目标,“订单式”培养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山桥与公路相结合的汉水科技工业学校探索了“办学工厂”和“工厂培育学校”。人才也出来了,产品也出来了”的办学道路。
除了私立高等教育、私立基础教育和私立中等职业教育外,在私立教育和学前教育层面,昌德还拥有高雅音乐、剑桥外语、育才会计和金佑、区、文博等响当当的品牌。
常德市人民政府前常务副市长、顺始源、常德市民办教育协会原会长自豪地说,常德民办教育涵盖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不同层次的办学水平,涵盖了个人单独、部门领导职务。
、国有民办、集团领办、公办学校改制等多种办学形式,包括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文化技能培训教育等多个门类,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完整、形式多样的办学格局,已成为常德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激发教育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截止到2014年底,全市已有民办教育机构1062个,在校生达20.75万人,教师1.3万余人,固定资产34亿多元。近三年来,全市已有14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入围省级骨干民办学校行列,有34所学校和幼儿园成为市级骨干民办学校建设单位。
民校筑品牌,春色无远近。一个个校名,一串串数字,散发出墨香。徜徉常德民办教育的海洋,百舸争流,百花争艳,清新扑面;民办教育大发展的呼喊,声声入耳,如一首颂歌,在反复吟唱中振奋人心……
强化民办教育的政策保障:
专门出台“民办教育10条”促发展
常德民办教育凭什么?
从一个个民校变名校的历程中,我们发现,常德民办教育得益于常德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特殊的政策,采取了特殊的措施,得益于一群人对民办教育倾注的特殊感情。
实现建设教育强市目标,需要优先发展包括民办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民办教育属于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种教育资源,依法促进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正如常德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何英满所言:“2002年以来,常德实施教育优先战略,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把民办教育列为教育优先工程的重要内容,用更优的政策引领民办教育加快发展,用更好的措施打响民办教育的品牌,用更大的力度促进民办教育做强。”
制定特殊政策,营造特殊环境,采取特殊措施。
常德民办教育的发展史,犹如一首登高望远的劲歌,时时有感动,处处显力量。
2002年7月,常德市委、市政府出台“教育20条”,专门以一条讲“加快民办教育发展”;2003年5月,常德市又颁发了《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决定》,这是常德市首次以政府名义出台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法规性文件,被称为“民办教育10条”。
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是“教育20条”的出台还是“民办教育10条”的制定,在全省所有市州来说尚属首次,这大大调动了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为常德民办教育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从2004年起,常德市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对优秀的民办学校实行“以奖代投”;2004年,市财政从教育调剂资金中安排600万元,从城市教育附加列专项400万元,组织民办学校入股120万元,成立了全国首家教育融资担保公司——湖南芷兰教育投资担保公司,主要为民办学校贷款和开展教育招商引资进行融资担保;2007年7月,常德市召开了高规格的民办教育座谈会,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负责人参会,会议决定将民办教育专项资金由每年的300万元增加到600万元。
与此同时,常德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注重加强对民办学校的依法管理,保障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开全省先河,将办公室主任高配为副处级。除了健全组织机构,常德市每年还开展一次年度办学情况评估活动,市教育局根据制定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办学情况评估细则,设立评估专家库,对民办学校办学情况综合评估,评估结果向社会公示。此外,充分发挥协会作用。成立于2002年9月的常德市民办教育协会,紧紧围绕常德教育改革和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大局,认真履行“服务、维权、管理、自律、促进”的工作职能,积极提供参谋服务,切实加强行业管理,努力维护民办学校的合法权益,对推动常德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8年1月9日举行的全省民办教育工作会议上,时任常德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君文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常德市民办教育协会首任会长钦时中被授予“湖南省民办教育杰出贡献者”称号;常德淮阳中学被授予“湖南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称号,黎建平、左平、王俊、高方华、汤陆明、余绍德等10人被评为“湖南省民办教育先进个人”。
我们切身地感受,令全省各市州民办教育领域羡慕不已的专项资金,特殊的民办教育发展融资渠道,高配一级的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这一切,凝聚了常德市决策者对民办教育的高度重视,更凝聚了以钦时中、何英满等为代表的一批老同志积极投身民办教育事业、关心和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呼吁和争取。
随着民办教育进入深刻变革的转型时期,常德市统筹各层次民办教育发展,进一步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积极破解了民办教育教师队伍不稳定、待遇低的问题。
人才决定实力,人才是一项事业兴亡的关键。教育需要兢兢业业的人来做,只有人才不断积累提高,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早在2002年7月,《中共常德市委、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教育20条”中,就提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招生、教学、考试、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工作,应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地进行管理、指导和服务”。“民办学校教师在计算工龄教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评优评先、培训、考核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对待。”
而在2003年5月,《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决定》,即“民办教育10条”中,再次强调:“民办学校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认定、表彰奖励、教学科研、医疗和养老保险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师一视同仁,有关部门要为民办学校教师选聘、培训、奖励、教研、保险等方面提供指导和服务。凡具备教师资格、并与民办学校签有1年以上有效聘任合同的教师,可到学校所在地公安部门办理入户手续。”
不仅如此,2006年10月,常德市又出台《常德市民办学校教师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对凡进入教育人才交流中心办理了人事代理手续的民办学校教师,均由所在学校为其比照公办学校标准到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处办理养老保险手续。
我们由衷地自豪,从这些年常德市民办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业绩中,从每一年名列前茅的教育教学成果中,从名校引领、民校争鸣的振奋中,我们看到,高看一等,厚爱一层,不仅仅挂在嘴上、写在文件上,而是实实在在地放在了心上、认认真真地落实在了行动上。
在“新常德新创业”的感召下,随着民生升温、园区攻坚、城市提质“三大战役”集结号的吹响,常德教育三年攻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常德民办教育事业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
喜讯频传:根据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有关精神,及国家有关社会保险政策法规,为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经过常德民办教育协会几任老领导的呼吁和多方争取,常德市委、市政府将市直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纳入财政补助,于2014年3月,由常德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三家单位正式发文,从今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常德市市直民办学校(幼儿园)教师社会保险财政补助暂行办法》。
根据该办法,市直民办学校在职在岗的具有相应任职资格的教师和行管人员,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单位负担部分,财政按50%给予补助。此举为稳定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常德市乃至我省民办教育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举。
构想格局,谋划战略,顺势而为。
我们感慨万千,随着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的提高,随着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民办学校享受的优惠将进一步增加,民办教育的优势和活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路子将越走越宽,民办教育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