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最美工地申报理由】n次被盗后,曹操墓还剩下什么?

时间:2023-02-08 21:34:4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最近曹操墓文化遗产将集体亮相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个大墓是怎么发现的?宁静的近1800年里,曹操墓又经历了什么?其中出土的文物又展现了曹操怎样的真实生活?

盗墓拉出来的大墓

2006年春节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的村民徐焕祖在灌溉地发现了半天就能全部倒完的土地,虽然花了两天时间,灌溉地的水流仍然停在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向前流动。(季节。)

很快徐焕乔发现问题就在田地深处。在那里,他发现了直径约1米的大洞,洞口有翻倒的新泥土。

这好像是盗墓贼下的盗墓。之后,村民们填补了盗墓,但两三天后被发现,重新开放。与此同时,当地流传着不寻常的大庙的传闻。

资料图:高陵院总计划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官方微博截图

当时正在南水北调海岸墓地考古现场工作的考古学家范伟彬从当地干部那里听到了这个消息。由于专业敏感性,他决定下这个盗墓探险。

当地人在盗墓上拉绳子,范伟彬就拉盗墓。“在五六米之下,感觉脚下有什么东西。我觉得坟墓快好了,绳子快好了。我很快就解脱了。”

但事实上,范伟斌踩的不是墓室地板,而是疏松的土堆。“土堆是虚无的。我一下子滚到下面去了。手里拿着的手电筒也变黑了。停下来的时候,才感觉到胳膊支撑着墙,摸着砖墙。”

范伟斌在黑暗中找到手电筒,打开了灯。他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一座很高的大坟墓。墓砖很大,墓的结构比较复杂。同时眼前出现了文句淤青。

因为坟墓里满是泥土,他只能尽可能地放低身子移动。范伟彬几乎爬上眼前的这个门洞,突然亮了起来。“这是大厅。大厅左右有一个圆权门,以后还有。”

根据专业知识,他推测“这座坟墓前后有两个主室,每个主室各有一个隔壁房间”,是东汉时期王侯级坟墓。

2008年,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了对西高穴东汉大墓进行结构性挖掘的申请。但是最早的发掘结果使考古学家们“非常失望”。

资料图:曹操墓图。

考古学家们清理墓道后发现,这座大墓的墓门已被盗墓者打开。原来用三层汉砖砌成的奉门砖现在只剩下不到一米高的废墟。

墓室内部更是破损严重。不仅发现了盗墓贼留下的扰动土,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其中很多陶器和石板被打碎,盗墓贼留下的矿泉水瓶。

转机出现在2009年11月。

当天工作即将结束时,考古学家们在英超和奖金山发掘了被切断的小石板。清洗后发现石牌上写着“魏武王常用老虎”字样。专家认为这里的魏武王就是曹操。

2009年12月,中国国家文物局(WHO)承认,安养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端的古陵是曹操墓。

试图防备盗墓,但屡次遭到破坏

曹操庙的命运真的很多。

多次考察曹操墓的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昌奇指出,从曹操古陵的考古发掘情况来看,曹操墓是被盗和毁坏的坟墓。

但是曹操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陵墓的面貌首先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可能是他儿子魏文迪曹丕的时候。

考古发现已经证明,曹操、高陵陵园拥有历史上比较庞大的地面建筑群。但是考古表明,曹操陵“地面以上部分都没有,仪器和支柱基础表面比较平坦”。

这与曹丕的“扫墓”活动有关。

黄初三年,魏文帝曹丕以“古庙祭都在庙里”为由,毁坏了“古陵上殿集”。

陈昌基在《曹操高陵早期被盗问题考略》中分析说,曹丕的真实和更深层次的考虑是“消除陵墓上的地标,隐藏坟墓,‘二代后不知道那个地方’。”

也就是说,曹丕是为了不让后代的盗墓者、破坏者找到曹操的陵寝场所。曹操父子可能是因为在汉末三国的动荡中目睹过以前陵被盗掘的惨状。

“毁灭陵”后,曹操墓又在西进时被彻底摧毁。

资料图:用死角收集尖墓顶。范伟斌供应图

根据考古发掘,出土于曹操墓

的石牌中,写有魏武王的都被砸碎,而没有写魏武王的却完好无损。此外,墓中男性遗骨的鼻子、脸部也已被砸毁。

盗墓者一般仅为求财,不会大规模破坏。专家据此推测,曹操墓很可能因政治报复而被毁。

陈长琦认为,曹操高陵最早被盗的时间应该是在西晋八王之乱中成都王司马颖镇邺期间。

事实上,当时任司马颖属吏的陆云在与其兄陆机的书信往来中,就曾提及这一信息。

陆云甚至在信中详细介绍了自己所见的曹操遗物,其中有被、书箱、扇、笔、砚、书刀等等。

随葬遗物中的曹操形象

陆云书信中所列出的曹操遗物,与曹操墓中出土的名物石牌所载之物多有吻合。

虽然随葬的物品多数已不知所踪,但记录这些物品的石牌却留了下来。

考古队在淤土底层发掘的物品,大多是铠甲、兵器、玉佩、砚台、书案、棋子一类的生活常用之物,甚至可以说算不得贵重精美。

其中还包括写有“刀尺一具”字样的石牌以及骨尺。

有专家指出,汉代诸侯王绝对不会葬刀、尺这类东西,因为觉得没必要。但曹操墓中却有这样的随葬品,这体现了曹操重民简朴的思想。

《三国志》中记述中,曹操死前曾有遗令。其中明确写道,“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

而在曹植描述父亲曹操下葬的《诔文》中也记载,曹操严格实行薄葬,下葬的物品简陋,而且多为陶器。这一点,曹操墓出土文物与历史记载相吻合。

2010年4月2日,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联席会议在河南安阳举行。学者根据曹操高陵以及出土文物,对于历史人物曹操做了新的研究,认为重民、节俭,是曹操执政理念的重要内容。

潘伟斌向记者介绍展示规划方案 李贵刚 摄

“经过10余年的努力,最快明年年初曹操高陵文物展能和公众见面,届时关心曹操墓的朋友们可到曹操高陵参观,近距离了解魏武王曹操的生平。”

潘伟斌日前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介绍,曹操墓目前已修复出文物有970多件,还有部分尚未修复完成,如果修复完成能够达到一千多件,所出土的文物有很多都能反映出曹操的独特身份。

而近日北京的“三国志——文化主题特展”展出了多件曹操墓出土文物,被认为是确认曹操墓关键证据之一的“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石牌也在其中。(记者 宋宇晟)

参考资料:《三国志》《曹操高陵早期被盗问题考略》《发现曹操墓》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