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伟特约通讯员杨炳卓
宁夏庆元县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结合部,是古代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的地方,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质干净,牧草丰足,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是黄牛养殖的天然宝地。
近年来,宁夏区党委、政府积极支持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加快宁夏中南部地区扶贫攻坚战略,确定庆元县为宁南山区肉牛养殖核心地区,使该县逐步走出以肉牛养殖为主的畜牧业配套的县经济发展道路,成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的典范。
随着该县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规范黄牛饲养管理,加快标准化养殖业,全面提高和保持稳定的养殖水平,彰显靖远黄牛特色,打造靖远黄牛品牌,成为靖远黄牛养殖农户和靖远县政府的共同愿景。对此,在当地质量监察部的支持下,庆元县深入开展黄牛标准化养殖业,积极申报了第八个靖远黄牛养殖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三年的建设,示范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充分体现,该项目被国家计委评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被评为优秀示范区。
靖远县是回族聚居区。当地群众历来也积累了养殖的传统,但无序、没有规范的养殖、技术标准不统一、先进的养殖经验不普及、效率低下的养殖方法无法根除。“长期以来,肉牛设施养殖没有形成成熟的饲养管理标准规范,我们为此吃了很多苦,经验教训都指导着我们,必须加强标准化建设。该县农牧局的工作人员说。正是基于这种认识,2010年,该县组织质感、农牧部由宁夏肉牛首席专家杨治所领导,与宁夏畜牧工作站、宁夏农林科学院草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编制了《宁夏肉牛生产系列标准》,其中包括《宁夏肉牛育肥技术规范》等8个子技术规范。2012年编制了《标准化肉牛场建设规范》、《饲草包膜青贮加工调制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
以此为基础,该县针对庆元县实际编制了《泾源黄牛设施养殖系列标准规范》。包括《肉牛养殖暖棚牛舍建设技术规范》、《饲草青黄贮加工调制技术规范》等9个子技术规范。这些技术规范不仅吸收了近年来各地的新技术和新成果,还坚持目前生产中的常规实用技术,努力实现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结合,成为当前肉牛科学养殖最全面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技术保存”。
刚刚在清真寺做完礼拜的城关村回族群众马老人听说我们要采访标准化的养殖业,热情地欢迎我们回家。他家没有专门的书柜,但窗台上整齐地堆着一本小册子。他对作者说。“这个小笔记本就是我们的致富秘籍。”
由于一系列规范标准的建立,水源站养殖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但是具体实施的问题也接连出现。“当初普及的时候,农户的意见没有那么统一,有些农户限制太多,有人说我家养了几一辈子牛,不如那几张纸。”庆元县质量监督局局长王镇镇说。为此,该县专门成立了分管现场由组长、质感、农牧、财政、扶贫共同参与的黄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指导小组,建立了部门责任分工和监督考核机制,从多方面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
为进一步推广《泾源黄牛实施养殖技术规范》,经院县质量监督局和畜牧中心多方筹措资金,印发技术规范1万册,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25次,向全县肉牛养殖示范村、规模养殖基地发放技术规范5000多册,加大专业技术人才技术培训和养殖农民培训力度。
为了提高政策支持领导能力,发挥补偿效果,同时提高示范推广力度,该县实施了九段台农户的模式,以六盘山、牧业、大雪山、牧业等养殖园区(场)为重点,指导开发标准化养殖及肉牛增生肥,建立健全饲养防疫等关键环节管理制度,支持企业购买饲草青贮包装膜。(注:、)。
这些示范园像雨后春笋一样,在有效的政策激励和标准化的指导下迅速成长,为许多养殖户树立了榜样,调动了周围养殖户的积极性。新民乡南庄村养殖队吴万强告诉作者,传统的养殖方法几乎没有好处,要想有出路,必须依靠标准化的养殖。
通过肉牛标准化养殖,实现了靖远县总化养殖规模、饲养标准化、品种优良化、结构合理化、饲料多元化、营销市场化、生产品牌化、服务技术化的靖远肉牛发展模式,从长期缺乏畜产品供应向总量平衡转变,产业定位由家庭副业向支柱产业转变,带动周边两地地区进行标准化养殖的示范。《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