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正文
纸鸢的由来和寓意和风筝和纸鸢不是一回事

时间:2023-10-08 作者:佚名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明习俗中有一项民俗就是放风筝。子可是山东人,山东也是中国风筝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说起风筝,还真是有很多门道。比如,风筝和纸鸢严格来说,并不是一回事。

  风筝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五代时期有个叫李邺的人,在纸鸢上加入了竹笛等物件,风吹声响,如同“筝”音,故其制作的纸鸢被人们称为“风筝”。此时,能发出声音的被称为“风筝”,不能发出声音的则仍叫“纸鸢”。

  宋朝之后,在清明前后放风筝成为一项流行的民俗。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放风筝成为清明时节一项休闲活动。

  清明时节放风筝,也和清明的风有关。《清嘉录》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古人认为,清明放风筝可以放走晦气。在清明节放风筝时,把自己知道的灾祸疾病写在风筝上,然后等风筝升到天空中时就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希望带走所有的秽气,带来好运。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chang/1255845.html

  •  相关专题:  
  •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