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的本质是,一定阶层一定历史时期凭借信息政策优势完成原始积累,然后靠先发优势的惯性和复利效应;一定阶层过于相信勤劳致富,闷头做事而不知阶层跨越如何实现。形成两极分化后的世界,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更为可怕的是,阶层固化,社会发展模式固化。
贫富差距也许不是每个人关注的事情,但会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有钱人可以用大量的金钱购买所有他们想要的资源,穷人用有限的钱购买有限的资源。
共富并不是财富均等,而是没有贫穷状态和贫穷思维
有钱人可以占用大量的资源,然后用在自己有限的刚性需求和可选需求上;大量穷人忙碌一生,用有限的消费能力去购买难以满足的刚性需求和难以企及的可选需求。
有钱人闲置的是资源和财富,甚至可能造成无形的浪费;穷人闲置的体力和收入,被消磨的是勇气和信心。
有钱人的闲置造成流通不畅,经济运行乏力;穷人的闲置造成消费乏力,流通更加阻滞,光是活着就拼尽了全力。
有钱人享受用不完的房产、教育、医疗以及投资资源,穷人穷其一生可能也难以解决安居乐业乃至温饱问题。有的人生在罗马,有的人一生都在做骡马。
有钱人越活越有钱,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很容易;穷人越过越穷,生不易,活不易,生活不容易。
在马太效应下,有钱人的优势会被扩大,和穷人的差距会被拉大;穷人的弱势也会放大;生存空间也会被挤占。
有钱的人积极努力,要赚更多的钱;穷人消极处事,忙碌奔波,生活状态却形同躺平。
有社会起就有贫富差距。自然规律从大禹开始,财富集中在少数人之手,一直到现代。贫富差距越大,社会矛盾越多。颠覆自然规律太难,对于普通人来说阶层跃迁更难,作为搬砖族的我觉得公开透明有保障就可以,法治是基础,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营商环境是手段。
现实和事实,就在眼前;贫富差距的根源,一下子就能看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理想化的均贫富是做不到的,但让那绝大多数人不再担心医疗、教育、供房返贫,还是没那么难的。没有后顾之忧,才有社会面的消费能力;有消费能力才有流通,有流通才有良性循环,有良性循环才有持续发展,有持续发展才有开源增富而不是忙着全民节流——这种状态,可以理解为共富——共富并不是财富均等,而是没有贫穷状态和贫穷思维。
唯有解决后顾之忧的消费提振,才不会满大街的人争着摆地摊、抢当清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