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教育孩子的方式
芬兰是北欧的一个“小国”,人口只有500多万。芬兰的教育体系屡屡高踞国际教育体系排名榜首,被称为世界的“奇迹教育”,芬兰教育的秘密近年来也引起了国内教育同行的关注。
芬兰的教育体质被称为全球最均衡、学生成绩落差最小的教育。芬兰中学生被“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评价为整体表现全球第一。教育已然称为芬兰这个国家的“名片”。
芬兰为什么能够创造出这样的教育奇迹?奇迹的出现,首先得益于芬兰的教育理念“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精英式教育不是国家提供基础教育的义务。“学得快的人可以自己学,学得慢的人更需要帮忙”。教育理念的正确,再加上科学的评价体系、教育资源的合理投入,才使芬兰教育成为全球最均衡、最“人本”的教育。
而芬兰的孩子是如何过暑假的呢?最近,我们听一位朋友谈起当时在芬兰生活的情景。她之前在芬兰工作的时候,女儿也在芬兰读小学。一放暑假,孩子经常跟着老师去了野外探索做实验,很多时候常常是满身泥巴。假期里她会收到孩子从野外写的信,信里讲的是她新奇的发现,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成就感和探索的兴奋。
直到今天,孩子的妈妈对芬兰的教育还记忆犹新、充满感激。
自然课作业——收集植物标本
和中国家长喜欢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不同的是,芬兰学校里的有些老师趁放假前叮嘱孩子暑假要多休息,不要看教科书。
不过小学和初中的孩子一般有一个自然课的作业,就是要到大自然中收集植物的标本。老师发给学生一页纸,上面标明各种芬兰常见的各类花草的名称,学生必须到网上搜索花草的图片和信息,采集后将它们夹到书中压平,晾干后就成了标本。最后将搜集好的标本全部精心放入一个分类文件夹里,用塑料膜隔开,每个标本旁注信息。
这项作业是计入学科成绩的。这既鼓励孩子们走进自然,享受自然,同时又认识了植物,学习了自然知识。
暑期打工
提起打工,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自己赚钱带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年满15周岁的芬兰学生一般会选择在暑期打工,由于15岁是芬兰学生打工的合法年龄,为帮助孩子熟悉成人工作环境,体验打工挣钱的辛苦和快乐,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在社会福利机构的支持下,发给孩子们一张价值300至350欧的暑期打工券。
孩子主动联系工作,而不用出钱便可获得免费劳动力的雇佣公司也乐得为青少年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可谓两全其美。大多数孩子的暑期工是在商店里当搬运工,在工厂里做简单的`包装,打印工作,或在餐厅里当服务员等。
七岁开始,芬兰儿童独立参加夏令营
欧美孩子们都有参加夏令营的传统,在芬兰一到暑假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同样也是各类夏令营。从七岁开始,儿童就可以开始人生第一次离开父母,过集体生活的体验当中去了。
芬兰的夏令营有很多种,如音乐夏令营、篮球夏令营、舞蹈夏令营等等,主题是围绕着爱好进行的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童子军夏令营。
很多芬兰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参加童子军,每年的寒暑假,童子军团都举办夏令营和冬令营,一些年龄稍长的大孩子(18-20岁)带领一群小孩子进行的野外营地活动。大孩子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职,都非常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又极具责任心和爱心。小孩子们要按照童子军团寄出的清单自己打包,准备在各种条件下的衣物用品,包括雨衣雨鞋,防蚊霜,防晒霜,匕首,毛衣毛袜等。
整整一周的时间,他们和同龄的小伙伴们一起吃、住、活动和游戏,还学会了使用匕首打制手工用具,学会了点篝火。
即便下暴雨,扎营期间的活动也不会受天气影响,一切照旧,因为每个孩子在入营前都做好了行军的一切装备。
据年长的芬兰朋友介绍,参加过夏令营的孩子,一般在成年以后适应能力更强。随着年龄增长,一批喜欢营地生活的孩子会成长为有责任心和具有领导力的青年。
芬兰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芬兰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如下:
1.尊重小孩的兴趣爱好
芬兰父母给小孩报的兴趣班,丝毫不比中国小孩的少。但与中国父母不同的是,芬兰父母没有“证书”需求,他们更加看重的是小孩能玩的开心,找到兴趣。
芬兰的父母给孩子报兴趣班的目的,都是希望他们能有更多的选择,让孩子接触更多的东西,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并愿意花时间去琢磨的东西。
2.电子产品不是洪水猛兽
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被称为“游戏之都”,曾经风靡全球的《愤怒的小鸟》就是起源于这里。但是芬兰的孩子却少有沉迷游戏的。
在芬兰的父母们看来,电子产品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与其完全制止孩子使用,不如在自己的监管下,帮助孩子甄选出高品质的游戏和产品,规定每天上网的时间。只要管理得当,小孩不仅不会沉迷网络,还能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3.户外运动
芬兰是一个非常重视运动的国家,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芬兰的孩子一年四季都要进行户外运动。在芬兰的父母们看来,小孩要亲身去体验大自然的变化,用身体去了解环境,偶尔的磕碰导致的小伤也是小孩成长的一部分。
4.做家务
芬兰人从小就引导孩子做家务,甚至做饭会成为学校的必修课程。孩子们不仅要学会做饭、清洗厨具,还要参与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学习如何分配金钱去购买生活用品。小孩子从小就要学会照顾自己,分担家务,不能只会读书,更要学会如何生活。
『他乡的童年-芬兰』芬兰教育带给我们的启发
在看完《他乡的童年-日本》后,继续跟着主持人镜头来到下一个国度芬兰,这里的教育同样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启发
在芬兰,孩子们上课很随意,可以吃零食,脱鞋子,怎么舒服怎么做,永远不对孩子否定。芬兰对待孩子就像对待大人一样,绝对的尊重平等。
每天学校用好听的开课音乐代替了刺耳的铃声,让孩子们感受到上课的乐趣。
芬兰采用的是跨学科教育,将不同学科密切联系起来,关于统一的主题从不同侧面进行阐述,这样建立起来的知识和技能会更加实用,比如讲关于时间的课程,老师把年龄,脸,融入到时间的概念里,教会孩子从多方位学习时间,也加入了数学,比如说一分有60s,让孩子们自己去数,应该说不是学习,而是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进行家庭教育时,就可以从大方位让孩子去看,而不是让他局限于一个概念当中,生活是立体的,看待问题也要多方面,要基于真实生活场景和主题去教育,毕竟人是一直处在这个真实世界中的。
大多孩子的思维往往是发散的,这时我们就要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认真倾听,说一个近期的例子,Eason读绘本的时候他会联想,和我说,妈妈,这个词是Rose Queen里的rose, (rose queen是我和他玩的卡牌);教他自然拼读时,他会说,妈妈这个词是Chip,Biff里面的glow。所以通过发散思维可以将其他学科代入,共同学习的,一定要珍惜。
让孩子们学会自我认知,从现实生活中学会知识,再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芬兰学校里是没有考试的,他们在学校里评估的不是学了多少知识,而是“如何去学习”,自己如何学习,和同伴如何一起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如何学习,面对任务时的责任感,芬兰提倡积极教育,就算孩子中的一些对数学,或者艺术某一学科不感兴趣,但他们依然能发现自己的力量。这一点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现在是信息时代,孩子们都有ipad,手机,所以节奏都变得快了,芬兰老师的任务是让他们慢下来,提倡阅读。他们也会经常有户外的课程,比如在森林里寻找颜色,并形容它的气味,体验自然本身的东西,培养和自然的关系,才能更好的珍惜自然。孩子们应该去体验自然,感受细节,观察平时不太会注意到事情,要学会观察,发现和创造,这样将来不管做什么都会有自己的想法。
芬兰的教育是常识教育,那些常识与创意,是他们看重的。而且这个社会呢非常重视公平,注重教育,不会进行攀比。
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的财商教育,让他们加强对财富的认识,体验赚钱的过程和辛苦,然后引发思考,不仅仅是男孩子,女孩子也要,这样,孩子们才会思考,分析,解决,把这些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生活当中,让他自己去体会。
《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说过:如果你不能及时教孩子金钱的知识,那么将来就有其他人来取代你。比如债主、警方、甚至是骗子。让这些人来替代你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恐怕你和你的孩子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我们作为家长主要起引导作用,保证大的方向不会偏掉,不能偷懒。
在芬兰学校里老师不标签人,不贬低人,如果一个人不擅长数学,老师们会消消地把数学引进孩子感兴趣的事物里,然后数学就会变成擅长之物,比如说用小汽车,乐高等物件。
另外呢,孩子如果作业做得好,老师会给那个孩子一张越狱卡,如果下次他们没有做作业,或者不想做作业,就可以用这张卡,我就不会告诉家长,让作业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事情。我觉得有一点,可能用到我以后的教学当中(但是要改良一下)。
对孩子的审美也要培养起来,多去带有艺术气息的地方,做些可以提高美学素养方面的事情,比如去图片馆看书,看一些优秀的纪录片,到博物馆,美术馆多逛逛,那里陈列的都是大师级的作品,很多好的灵感素材,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慢慢就会受到一些熏陶,当然家长们也要提前做好功课,自己先了解清楚,再去帮孩子梳理,时间久了,百利而无害。所以等疫情完全结束了,户外的活动不要再扎堆了,选择一些有意义的地方去看看。
再把记忆拉回到视频中的那位芬兰老师,她有五个孩子,家离学校也很远,即使这样每天还要不断地进修,非常努力,我们想想就觉得很累,没有时间对不对,但是她说只要规划好时间,就可以作很多事,提升自己。芬兰对老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很难考,所有老师都是一样的,没有职称区分,在很多年后,老师们会自动获得一次加薪,5年,10年,15年,20年,只是加薪。
而孩子们呢10来岁就会好几种语言,他们四年级之后就会多选一门语言,内容和语言共同学习,也就是说用新的语言来教授科目,这种情况,可能刚开始的时候困难,但是会越来越快,真正的运用到实际中去,这种语言才能真正地被记住。
有高福利的保障的芬兰,每一个人都是比较独立的,相互尊重,平等,从个人层面,不断地从现实生活去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生活,或许我们没有办法马上学到芬兰所有优秀的东西,有些东西可能也不符合我们的传统教育,但至少有一些东西从家庭,从个人层面去了解,去改进的东西,比如说,
1-作为家长要给孩子尊重,让他们保持好奇,把孩子当大人一样看待,可能有些没规矩不完美,但要尊重他;
2.在日常中尝试跨学科教育;
3.不要焦虑,慢下来,学习创造力,明白为了你的生活而学习;
4.财商教育;
5.和孩子共同提高。
芬兰的幼小衔接教育是什么样的?能借鉴到的地方有什么?
芬兰的幼小衔接教育是什么样的?低竞争性和低压力是其最大的特征。芬兰的教育事业发达,实行9年制免费教育,这一点和发达国家别无二致。芬兰的各类学校大约有4300多所,在校学生超过190万人(包括成人教育及各类业余学校的在校生);而芬兰的总人口不过551万;芬兰成为全球教育大国主要是它的成人教育,也就是“继续教育”或者“终身教育”或者是“在职教育”。与“混文凭”不一样,芬兰的继续教育根本就不颁发文凭;闲看秋风曾经翻译过在赫尔辛基举行的世界继续教育工程大会交流文献汇编,接触到了芬兰著名企业诺基亚等公司对员工的一些做法以及取得的经验,下面择其要点,介绍如下:
缺什么补什么。芬兰继续教育不是以“学历”为主;换句话说,企业的继续教育和文凭没有任何关系;继续教育注重的实践经验的提高以及培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担任继续教育的师资也不是高等院校的教授,而是公司企业科研所的研究人员或者现场工程师;有时还有这些跨国公司的外籍专家来授课;教学效果的考核直接与员工的晋升与薪水挂钩而不是每天“打卡”记考勤;说白了,员工可以看得到继续教育对他实际收入的影响,学习动力当然不言而喻了;学习内容主要也是操作流程以及“所以然“,比如某一岗位的基本要求以及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要求,违反了这样的要求对下一道工序会有什么影响,等等;芬兰的继续教育很少有漫无边际的外语培训比如英语等级考试,聘用工程师也没有外语要求。很简单,他的工作不需要外语。
芬兰的幼小衔接教育中,能借鉴什么经验呢?
1、实施教育公平
2、学习成绩不分排名且学校也不进行排名。
人人赞叹的芬兰教育,到底赢在哪?
在全世界15岁左右孩子参加的PISA,TIMMS和PIRLS测试中,芬兰孩子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知识方面,取得了世界上最好的成绩。
因此,芬兰教育备受瞩目。芬兰何以取得如此的成绩?两年前,我曾经 亲耳听Markus讲过 ;两年后,虽未亲眼见过,却通过一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让我有了更深的认识。芬兰教育如此成功,是芬兰 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作用及结果呢?我想,价值观起了重要的作用。
所有的芬兰婴儿在出生前,其父母都会收到一个来自政府赠予的百宝箱,里面包含了新生儿会用到的东西。根据需求,百宝箱每年升级,让父母充满期待。这些都让父母感觉到被关心、支持和照顾。
在世界很多个国家,出生人口都在持续降低,这和母职惩罚现象有很大关系。
小学老师拉妮生育了五个孩子,最大的 24 岁,最小的 7 岁。每个孩子出生的头三个月,她可以拿全额工资。之后的一年,她可以拿工资的 80%。孩子三岁前,妈妈可以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孩子三岁后再开始工作。
拉妮很喜欢自己的工作。她在每个孩子一岁或一岁半时回到工作岗位上。期间,她不断学习,取得了文学教师资格,取得了和现象教学相关的学位,学了一年半的中文。她是妈妈,她是老师,她也是学习者。
母职惩罚现象并没有发生在她身上。
芬兰把儿童当作最宝贵的资源,但 要照顾好儿童,首先要照顾好的,是儿童的父母。 在芬兰,妈妈带小孩出门可以免费使用所有的公共交通设施。
不仅如此,父母不尊重孩子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北京人张宇飞与芬兰姑娘结了婚,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小时候说不喜欢数学,被中国爸爸弹了一下脑门。因此,夫妻俩被芬兰的儿童保护部门约谈了三、四次,每次谈话都在两三个小时。张宇飞说,“在芬兰,任何暴力,包括语言都是不允许的。”
除了照顾好孩子的心灵,照顾好孩子的身体同样重要。芬兰的每间学校,都向孩子们提供免费午餐。这一政策已经执行了 70 年。所有人都认可免费教育和免费午餐是芬兰人的权利。
如此善待儿童,意义何在?一土学校的创始人李一诺说,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最大资源。如今,仅仅是简单地积累或获取那些我们曾经认为很重要的,比如经济和金融资本、先进的技术、独有的信息等资源,已不足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人才的竞争将是未来最大的竞争。人才从哪里来?他们在未来的主人——儿童当中。
芬兰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是,孩子通过学习,最终了解自己是谁,发现自己。而自己(自我)是在与他人及环境的关系中逐渐成长并形成的。
亚力山特里凯南学校是一所位于北极圈里的学校。记者到达时,那里的健康孩子正坐在轮椅上体验残疾同学的生活。
体验是芬兰孩子学习的重要手段。
孩子们在森林课里观察不同的颜色,嗅闻不同的气味,触摸不同的东西。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孩子和自然的关系,让孩子爱惜和保护自然。上森林课的老师说,在不同的环境,应因地制宜地让孩子们与其所处的环境产生联系。正如位于北极圈的学校,他们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域,选择的现象课是涵盖所有科目的领域——驯鹿。
驯鹿人一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那里。他们的孩子一出生就拥有自己的驯鹿。孩子们从小就在森林里喂养驯鹿,与自然融入在一起。
除了与自然的关系,体验人与人的关系同样重要。
拉妮老师给三年级的孩子们上了一堂时间、年龄与人的现象课。她带孩子们去康复服务中心和老人们交流。她说,孩子们未来会忘记她的数学课,科学课,但他们会记得他们和老人的谈话。这会帮助孩子们了解自己。
孩子们几乎是不用考试的,知识的学习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孩子学习如何学习、学习合作、学习责任感。
学校教育重视体验,家庭教育同样如此。
15 岁不到的安特罗想要一双乔丹的鞋,可是很贵。于是他通过送报纸获取收入,买了自己心爱的鞋,体会到赚钱的不易。他的爸爸于尔基年净收入排在芬兰人收入排行榜的第 330 位,是一位富爸爸。于尔基会让孩子去麦当劳,星巴克以及一些餐馆打工。孩子有时候会抱怨老板不好,他就和孩子探讨,如果孩子是老板,要怎么办,启发孩子的思考,将学习与实践联系起来。
校外的兴趣班,也是通过启发孩子思考来教学的。建筑兴趣班的老师让孩子们为飞机失事的幸存者设计避难所,孩子们要设计,然后运用不同材料搭建建筑物,创意由此而来。
孩子们在体验、思考、创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发展并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喜恶等等,从而长成了自己。
记者问 9 岁的小学生,在这里什么是成功?
孩子回答,这里没有成功。如果你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妻子,有点钱,你已经算成功了。
另一个孩子回答, 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好,平等的,没有人是最好的。
既然每个人都一样,公平就格外得到重视。
因为家庭的原因而导致学生学业水平的差异,是芬兰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一线教师对此感受颇深。
乔斯曼公园小学的学生来自 25 个国家,说 27 种语言,校长伊娃说,她并不知道学生的父母是做什么的,收入多少, 这些都不重要。我们收的是孩子。
看重每个人,就不可以对孩子贴标签,不可以贬低孩子,不可以说孩子不行。芬兰的老师在进入师范学院前,需要做心理测试,以确认其是否充满爱心,是否关心他人,是否适合做一名教师。学生不喜欢某个科目时,老师不是寻找学生的原因,而是思考自己是否找到了适合这个孩子的教学方式。
不仅人与人之间平等,学校也一样。北极圈里的学校获得的政府资源与大城市完全一样。在芬兰,所有的学校都是一样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地域、经济的差别而有所差别。
平等,就不需要评估、考试和竞争。这意味着人们不会一味追求精英教育。住在北极圈的驯鹿人就很满意自己的生活,觉得自己富足而自由。
这些朴素的价值观影响甚至指导着芬兰人的教育。
每一个价值观都来源于其所在的文化,芬兰的教育植根于他们的文化。我们有很多可以向他们学习的地方,我们也一定可以在我们的文化里,积淀出适合中国人的好的教育。
《他乡的童年》是导演周轶君成为母亲后,为了解答自己心中关于教育的疑问,亲身走访各国寻找答案而拍的纪录片,目前在优酷上独播,已经播出的是日本和芬兰,后面还会有印度、以色列、英国和中国。邀请大家一起看,或许我们可以得到更多思想的撞击,然后,我们一起讨论啊。
听芬兰教授讲芬兰教育
高考是什么样的游戏?
愿你会渔,而不仅是得到鱼
你要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先见林,再见树——芬兰教育
为何人们会对芬兰教育感兴趣?不仅仅是因为她依靠“教育”让整个民族在二战后重振,社会重生,还因为她们有全世界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芬兰这种均衡的教育成果,不仅让学生得以在“人文”和“数理”两大范畴之间正常有游走学习,还显示出城乡与贫富之间的教育资源与平等受教的差异相当之小。
先见林,再见树,就是芬兰式教法,也是很多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而我们习惯的教育是先见树,再见林。
先见林,就是让孩子了解到整体课程概念与学习目标的全貌。 而先见树的教育模式就是,可能在还没有机会见到森林时,不少学生就在漫长又注重于细节的过程中,感到疲惫不堪而半途而废,因而错过了透过一棵大树看到整座森林美貌的机会。
比如我们对孩子的英语启蒙,正确的方式可以是情景式浸入,让孩子通过儿歌日常对话等,感受英语的语感,然后再逐渐去学习单词语句。而不是一开始就从枯燥的字母,音标学起。
先见树的教学方法,让很多学生在反复学习磨练的过程中,因为自己无法很快领悟掌握所学的内容,所以就觉得自己“没有天分”,失去兴趣,导致最后放弃这个学课,也难以继续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在芬兰,虽然基础教育的教师薪资水平远远比不上律师和医生,但是教师是高中生的首选职业,也是相当受尊敬的行业。教师的专业足以与律师和医师相提并论,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也被赋予相当高的期许和社会责任。
对于教师,国家取消督学与教师绩效考评,让地方政府自治、教师自主权至上,中小学教师具备硕士学位、幼儿园教师具有学士学位。
芬兰的老师不批改作业,都是学生在课堂上相互核对答案,或者老师在课堂讲解后,由学生自行订正。这个行为,或许会让我们感到困惑和不解,但是他们却认为,老师不批改作业就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准备课程、思考、休息,而且本来就有答案本,学生可以自己就去核对。不止不批改作业,他们在其他“形式”事务上也几乎不去花费时间,比如写家长联络本,参加老师之间的评比等。
1994年芬兰教育开启重大革新,中央只负责厘定课程大纲,由地方政府去真正落实。不仅各级教育机构和学校都拥有了充分的自主权,也扩大和深化了教师参与教学规划的热忱和自信。 当学校老师觉得自己拥有改变社会的能力与参与感,整个教育体系就会有向上提升的动力。
教委会认为,老师的工作已经相当多了,需要花很多时间在做课程与教学的策划上,不需要在枝微末节的细节上打转。 老师的目的是带大家去寻找一个思考和自我学习的动力,而不只是帮学生提供答案。
在芬兰没有“差生”,或者说“差生”如果在芬兰就是幸福的。
重视教育的国家很多,因为大家都明白,唯一能建构起国家未来的,只有人力资源,而良好的教育,就是把人力资源转换为人才的唯一窍门。芬兰早在17世纪留在典章里订下规范:凡是即将结婚的夫妻,都必须要会识字,才能步入礼堂,因为教会希望年轻人都能阅读《圣经》。
芬兰重视教育独特的体现在——平等受教。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全世界教育落差最小的国家。当大多数国家都在激烈的进行教育竞争的时候,芬兰却都归于最根本的人性化思维。真正的行之自然、不急不徐、不争不抢的去进行基础教育,没有无谓的“竞赛”、“排名”。
学校里所有的评估考试,都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从哪里去自我改进,提供日后成长的基础与学习能力进步的空间,从来就不是要去挫折学生与老师的士气,成为讥评他人落后、不长进的工具。
他们不鼓励、不强调学生从小竞争,而是去启发、协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同时建立起可以一生追寻的正面学习心态。
在小学到中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数理解析能力、日常生活技能等,着重理解,探索原理,希望孩子们透过教育,知道大部分知识的起源,学会知道问“为什么”,了解事物的所以然。而不是为了应付老师反复训练,更不教导快速成功的诀窍。
特别的是,芬兰除了花费许多人力精神在基础教育上外,还会给跟不上进度或者一时学习缓慢的学生,都能有额外的辅导、关怀和资源挹注。
比如混龄教学,并不是参照蒙特梭利教育,而是由于有些地方人口稀少,不得已而采取的教学方式。但是混龄教学对老师有着极高的挑战,要看老师的教导方式,组织协调能力等。
除此之外还有引导班。引导班的孩子可能跟大多数孩子并不一样但是他们并不会被称为“差生”。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都和别的学生不同。比如会特别设计可以从实践中去学习的模式,而且还会和孩子一起规划课程内容,从他们有兴趣的方面去着手。这样也是希望他们能够充满期盼来上学。
不断强化教育、辅导学习能力比较低落孩子们的教学,是一项耗时费力,并且需要庞大教育资源的工作。芬兰政府在各地学校,从一到九年级都是不断的投入与深耕。
“不让一人落后”,这样的教育是多么的伟大,这应该才是教育的本质。唯有尊重“众生平等”的教育观念,才会有孩子和国家更好的未来。
有多少孩子被从小贴上标签,被制度放弃。既然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就没有人可以自我放弃,更没有人有权利去决定哪类人是可以被放弃的,尤其是还在成长中脆弱的孩子。
学校只看升学率,只关注达标准线的学生。但是,状元和高分的只是少数,被放弃的才是大多数。
即使赢在了起点,也会中途把气力和耐力用尽。一开始跑在前面的孩子,如果动力无法来自自身,而是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压力与期望,那人生从小就少了自发性的热情,最后还是无法将人生的马拉松跑得精彩、完整。
有多人人大学毕业以后就再也不想学习,有多人始终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也避之不及的事情。
在芬兰没有“资优班”(实验班,火箭班之类),孩子满七岁才能入学,学校不标榜精英培养。青春期的学生,从六年级起,女生就开始化淡,妆涂睫毛膏,挑染头发。但是师长却任其自然发展,没有刻意管制,反倒鼓励孩子们表现得落落大方,成熟自得。
他们没有统一的校服,上课时数少,假期长。
有的小学前两年会分成三年来让学生读。通常我们会更推崇“跳级”而不是“留级”。但是在芬兰,却认为,人生事物最重要的启蒙,就在这个基础,是人格养成最重要的阶段,急不得。
芬兰教育者认为,孩子在10岁以前是一切学习态度养成与阅读习惯建立的基础阶段。如果能及早在各方面多加察觉到需要协助的孩子,并配合他们设计出适合能力发展的课程,即使多了一两年时间,相对日后整体教育再为这些孩子额外辅导的资源也降低了。
信任,是芬兰教育的核心价值。他们认为:赋予自由,就是责任的开始。 唯有生活教育充分结合的学校教育,才能达到让孩子永续学习的基础。
在芬兰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们都能保持独立性,能很好的进行自我管理,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启动学习的动力和寻找事物本质的兴趣。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愿意给孩子希望,以及耐心陪伴、等待他们的老师、学校和社会。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都应当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教育,而不是因为某一方面跟不上“高标准”而被“放弃”。
帮助启动孩子学习的因子,引领他们走向社会,找到自己的价值,才是教育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