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九年前,一家专卖民族服饰的淘宝店诞生在大风、小风姐妹手中。九年后,裂帛成长为一个大集团,旗下包含10个子品牌,员工达500人,2014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淘品牌裂帛如何蜕变?你必须了解以下六件事。
1
两台缝纫机起家的生产团队
2006年,没有任何服装经验的大风小风姐妹,在淘宝上开了一家售卖尼泊尔、印尼等国民族服饰的店铺。她们最初的创业资金只有1000元,只能通过经销商拿货,再放到网上去买。
网友的热捧逐渐让大风小风萌生了“大的想法”——自己设计、生产,做一个原创民族风品牌。当姐俩抱着设计稿跑到昆明寻找生产厂家时,却被所有的厂家拒之门外。连日遭遇的挫折加上大理的雨,让大风和小风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崩溃,抱着一堆设计稿在街头掉眼泪。回到北京后,大风和小风做了一个的决定——建立自己的生产团队。当时所谓的生产团队,不过是两台老式的缝纫机,街上找的两个裁缝和小风的婆婆来做制版。在大风创业初期的日志中,有这样一段话:“阿姨又拿着我们的设计稿发愁了,如何制版真是一个难题。但是,还有十天的时间,就必须完成生产、拍照、上传等各个环节,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
一顿麦当劳就谈完的融资
大风和张颖的第一次见面是在裂帛的办公室旧址。作为经纬的合伙人,张颖从国外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回到北京,来裂帛谈一场投资。张颖在裂帛楼下的麦当劳买了一包薯条、一个汉堡、一杯可乐,就来到了裂帛。在和张颖聊了三个多小时后,大风心里知道,双方的合作基本确认了。
淘品牌拿到风投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大风小风之前接触过不少风投,但是一直没有遇到“对眼”的。大风选择经纬资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张颖的个性与大风小风“很对味”。对于简单直率的大风来说,经纬对裂帛最大的帮助就是信任。“经纬从来没有给过我们任何要求,信任和彼此的探讨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大风说。
3
专注产品 不被外界的靡靡之音干扰
当被问到为什么电商界一片“愁风苦雨”而裂帛这边风景独好时,大风用力用手指敲打桌面,有些激动地对《天下网商》记者说:“产品!产品!产品!专注!专注!专注!”在大风看来,各种各样的营销手段只是外在的“术”,专注于产品才是裂帛内在的“道”,越简单的东西才能释放越强大的生命力。坚持民族元素、注重款式设计,裂帛在9年的摸索中不断将民族元素简单化、精致化,一点一点融入日常衣着,重新找回了大众对代表原始、自然的民族风的热情与信心。
2012年8月,裂帛搬到新的办公场所并将那里命名为“美丽岛”。这个名字源于台湾著名民歌歌手胡德夫的歌曲。在大风眼中,美丽岛是一个自然的生态,裂帛的每一个伙伴可以在这里安身,还可以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不被外界的靡靡之音干扰。
4
逼近Zara的供应链速度
裂帛整个集团每年上新的品种达到 8000 - 9000种,它有极快的反应速度,甚至已经接近于 Zara 的“15 天神话”。裂帛的上新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常的上新,一种是要快速反应的上新。70%的产品会提前五个月到六个月去规划,而工厂只需要提前两个月去生产。30% 的部分就是快速反应,大概需要15天左右的时间。裂帛会有一个产能规划,来计划留出百分之几的产能来去专门做补单和快速反应的单子。
2012年,裂帛关掉了位于北京附近的自建工厂,主要原因便是工厂亏损。如今,裂帛已经建立一套完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系统)。当一件衣服还在设计稿或者制版的阶段,通过SCM系统,裂帛的生产中心可以提前预测物料情况与这件衣服生产的可行性。在营销端,通过BI和ERP的运营数据对接,可以提前做好物料、产能的准备,缩短货期。SCM的另一大优势就是精简产品。差不多20%的款占了裂帛80%的销售,通过数据分析,裂帛在适当精简自己上新的SKU数量,着力将20%的款做好,严格弱化剩余80%的款。
5
没有偶像的团队 一切讲究公平
大风称,对裂帛的设计师,最重要的是公平。无论是刚刚毕业的学生,还是国内比较有名气的设计师,裂帛能给到的资源是一样的。设计师负责设计,市场部门负责选款。运营部不会因为这是大风的款,就肯定会下单,也不会因为是刚毕业学生设计的款,而没有被下单的机会。裂帛讲的公平是团队的公平,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不公平,这个链条就转不起来了。裂帛的高层特别少,他们想将管理结构扁平化,以降低沟通成本。
6
渠道是水到渠成的事 沟挖好了就行
大风认为渠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把沟挖好了,要把水灌到那里,真是很简单的。不管是实体店、官网、天猫、APP 还是唯品会,在大风看来都只是一个品牌展现。大风将裂帛走到线下归结为以下四点原因:第一,做着玩,这个渠道是我们之前没有做过的;第二,看线下能否盈利,只有做到盈利,我们才会开第二家,然后一家家开;第三,线下的市场也很大,可以尝试;第四,线下可以和线上买家很好地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