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由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为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指明了方向。一方面,2022年我国已进入人口负增长,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另一方面,202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5.22%,欠发达地区、乡村地区人口继续向城市群、都市圈等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从近期和中长期看,人口变动和流动必然对学龄人口分布带来深刻影响,直接影响教师资源的供给和布局。
二、案据
面对人口变化新形势,面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特别是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要求,需不断优化布局教师资源配置,提高教师资源供给标准、弹性和适应性,应对人口变化和高质量教育带来的一系列新挑战。
一是由于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我国义务教育学位需求总量将大幅缩减,城乡学位需求的空间分布差别巨大。
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全面二孩政策”,当年出生人口1786万,2017年至2022年出生人口分别:1723万、1523万、1465万、1200万、1062万、956万,7年间出生人口数量下降了近一半。经测算,在城区、镇区,义务教育学位需求数量均呈倒U型曲线变化趋势,小学和初中将分别在2023年和2026年之后进入难以逆转的、长期和持续的负增长时期,较之峰值年份,从2023年到2035年,城区小学和镇区小学的学位需求数量预计将分别累计下降1868万和2029万;从2026年到2035年,城区初中和镇区初中的学位需求数量预计将分别累计下降1868万和993万。
二是全国城镇人口不断向发达地区、经济活跃地区转移,伴随学龄人口的不断迁徙,教师资源出现了人口流入区域缺编和人口流出区域空编并存的现象。
2000年以来,我国直辖市、省会城市(含计划单列市,下同)和地级市吸纳常住人口的总量和比重都有提高。其中,省会城市吸纳人口总量和占全国人口比重增长最快,总量增长近1亿人,占比也从9.78%提高到15.49%,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县域(含县级市、旗和自治旗,下同)吸纳的常住人口规模和占比都在下降,从2000年的7.81亿人减少到2020年的7.45亿人,占全国人口比重从63.17%下降到52.93%,下降了10.24个百分点。
“七普”结果显示,全国共有41个城市人口净流入总量超过100万人,约占人口净流入城市总数的10%,这41个城市共吸纳外来人口12279.6万人,占全国外来人口总量的69.56%,解决这些城市外来人口融入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点。其中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是深圳市,人口净流入总量超过1100万人,外来人口总量在“七普”期间超过上海。上海外来人口总量也超过1000万人,广州在“七普”期间超过了北京,上升到第三位。外来人口总量最多的地级市是东莞市,处于第四位。在41个城市中,北京、上海和天津3个直辖市位列其中,还有27个省会和计划单列市,人口向发达的高行政等级城市流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随着城市化进程非均衡推进,人口跨地区流动加剧,带来生源数量增减造成编制余缺新问题。如人口净流入地区承担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压力,同时,省内城乡间、区域间的人口流动,也给就学带来了结构性压力。
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短缺与过剩问题反复交替出现。经测算城区、镇区、乡村2021年至2035年的教师需求数量,与学龄人口变动规律一致,在城区和镇区,教师需求量在短期微弱增加,之后会快速、大幅缩减,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短缺与过剩问题反复交替出现,尤其是城区和镇区义务教育师资配置面临的缺口与过剩交替出现的问题尤为突出。
三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教育强国建设对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第一,要求加强德育、劳动技术教育、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配齐音体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校医。经预测,优质均衡导向下2021年至2035年音乐体育美育教师的需求数量将大幅增加,音乐体育美育教师短缺带来的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将更加严重;第二,适应课程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的新需要,同样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第三,从世界教育强国的教师资源配置规律看,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建设教育强国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建议
一是尽快出台公办幼儿教师编制配备标准。随着各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需求的逐步下降,按照现有编制标准,中小学教师资源供给总体将出现“过剩”,这为国家财政供养教师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为出台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配备标准提供了可能。
二是加强人口导入区教师编制供给力度。今后我国人口向东部过度集中趋势开始缓解,西部地区开始出现人口回流现象,区域均衡发展势头已现;直辖市人口增长将从高速向低速转变,并将呈现趋于稳定的低速增长状态;省会都市圈的人口增长未来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地级城市总体上基本处于“不上不下”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各省要调度重视对人口导入区教师编制资源的专项供给,每年根据学龄人口增长情况,给予专项编制指标。
三是实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师配备专项行动。适应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需要,各省要全面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启动实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师配备专项行动计划,确保用三至五年时间,配齐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体育、劳动、心理健康教师。
四是尽快调整优化县域中小学教师编制配置政策。2022年,从城乡构成看,我国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5.22%,比2021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继续演进,乡村、乡镇人口占比会继续减少,县域人口仍将是我国未来城镇新增人口的主要供给来源。也就是说,县域学龄人口会继续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为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提供了重要机遇。发达国家、世界教育强国中小学班额大都降到了30人以内。也有研究认为,最优班额要控制在25人以内。国家应尽快调整已实施了近20年的小学1:19、初中1:13.5、高中1:12.5的教师编制标准,逐步降低中小学标准班额,按照班师比核定教师配备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