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这个词让人们联想到了什么?很多人会想到这是一个讲述狡猾的狮子怎样愚弄无知的猴子的故事。而其实,我们身边也有朝三暮四的人,今天,我来为大家讲一下一个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朝三暮四的故事。
正文小刘是我认识的一个男孩,幼年时父母离异,父亲带着他和妹妹生活在一起,十分平凡而无奇。小刘平时过得很自在,只有在父亲带着他去拜访母亲或者想到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时才会沉思。母亲是一家小饭店的老板,每次见面都会交流一些当地的俗话,而小刘也就在这个时候认识了“朝三暮四”这个词汇。
小刘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是他从不气馁,在干劲和奋斗中一步步走到了如今的大学生。然而,当他习惯于认真听老师上课,认真学习时,他的情况也出现了变化——他和班上的同学交流时,被一些同学指出,老师上课内容有些部分是不必要的,他只需要把重点课程听好就行了。默默地听了这个意见后,他也许是离真正的“朝三暮四”不远了。
经过一份暑假实习,小刘开始在课程中有意追求“成绩高、考试好、就业顺利”这些“目的”,他常常因为非重点的课程逃课,拒绝去实习单位,也拒绝了班级的实践活动,因为他认为那些都是浪费时间——他仅仅关注于自己的成绩。
逐渐地,小刘发现每当父亲问及他露面的时间时,那个时间总是几番变换,有时早起晨跑,有时深夜健身,有时中午就放学回家,每个阶段似乎都似乎勉强过得去,但总归不称心,所以,父亲一直在忍受着这种不爽。
时间流逝得很快,走过了一学期,小刘的原选修课已经成为了他在一个偏远城市最闲散的学院修的非主干、非深度课程。实际上,小刘已经停掉了其他大部分课程。毕竟,他出于一种追求更好成绩的心态,看不到那个课程能为自己带来什么。对于老师的批评,他显得十分平静;对父亲的责备,他虽然听了,但却似乎没有用心去思考过。
在这种投入少,产出少的学习状态中,日子过得不太快乐。为了面子,小刘总是尽力保持笑容,但他内心充满着一种难以察觉的失落和孤单。他开始后悔自己落下的那些线程,他渐渐地嫉妒那些摒除杂念、能够专心学习的学生。然而,他知道自己却无法摆脱那些烦扰。
结语由此,一个轮回的故事就此诞生了。从小学习不努力到大学几乎荒废了时间,小刘的经历也许只是现在许多人的缩影。但是,我们要反思,如何才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该如何去处理这种朝三暮四的状态。我们不仅要望得见山,更要看得清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