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溪月弯弯,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不知不觉,冬季的节气已渐次更迭,天气转冷,万物冬藏。
冬,从来都是一个别具风情的季节,有大雪压枝的松竹,有凌霜傲雪的梅花,有万里雪飘和千里冰封。
冬天,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刺骨的寒风,是飘扬的飞雪,是一壶美酒暖意融,是诗尽灯残月华静。
在诗人的笔下,冬天是王维“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惊喜;是李白“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的自在;是陆游“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的悠闲,是袁枚“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的浪漫。
冬天虽然清冷而漫长,但古代的文人们却能过得富有情调,意趣盎然。他们总有很多闲情逸事可做,或“烹雪煎茶”,或“围炉夜话”,或“独钓寒江”,或“踏雪寻梅”,或“雪夜读书”,或“静夜听雪”……更有人喜欢雪夜访友,雪夜弹琴,雪中对弈。
冬月雪落,在这个诗意的季节,就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冬日里的10 件雅事,去感受古时那份惬意与美丽。
01、寒夜读书
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清·袁枚《寒夜》
雪夜读书是一种享受。
一盏孤灯亮着,窗外雪花飘着,或端坐书桌前,或坐在温暖的被窝里,手捧一书而阅,独揽一份沁人心脾的宁静。
最好读点“闲书”,再泡上一壶滚烫的茶,一边啜饮一边阅读,如此方不辜负雪夜的雅意。
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冬日读书,实在是一件赏心的乐事,因为干扰最少,心最沉静。
沉醉读书的人,往往读到诗尽灯残,天还未明。
读乏了,听着外面“簌簌”的落雪声和着屋内“沙沙”的翻书声,真是别有一番境界。
陆游也格外偏爱寒夜挑灯夜读书,读到灯油都没有了,还余兴未尽。
袁枚这首写寒夜读书的诗,读得忘记睡觉,可见,他是多么如痴如醉!
02、踏雪寻梅
满头风雪路欹(qī)斜,杖屦行寻卖酒家。
万里溪山同一色,不知何处是梅花。
——明·于谦《题孟浩然踏雪寻梅》
雪和梅都是冬天的精灵。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说的就是有雪有梅的完美。
落雪一至,文人的雅兴就会被唤起,踏雪寻梅便是其一。
踏雪寻梅,寻的是一缕絮雪清幽的无垠,是一枝寒梅傲雪的香魂。
“踏雪寻梅”具体之典,与唐代诗人孟浩然有关。
明人于谦专门写下这首诗,赞誉旷达超逸的孟夫子。
孟浩然一生多隐山林,他冒雪骑驴过灞桥寻梅的典故充满了诗情画意,已成为一段风雅的佳话。
03、寒江独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垂钓本就是具有闲情逸致,独钓寒江雪,钓的就是一种执拗和倔强。
钓翁其人,性本高洁,遗世独立。
江山风雪弥漫,山中飞鸟绝迹,路上不见行人踪影,只有苍茫中的一叶小舟,舟中端坐着一位披蓑戴笠的渔翁,傲立风雪垂钓,不畏严寒,不惧孤单。
柳宗元描绘的这幅寒江独钓图,萧索空阔,天地交融,千百年来不知触动了多少孤独傲岸者的心灵。
渔翁正是诗人自己精神的化身。他摈弃热闹,单纯地沉浸在这个“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世界里,只愿将尘世浮云看作空中的飞雪。
04、驾舟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ná)一小舟,
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湖心亭看雪》
雪是冬天的礼物,是冬天的馈赠。
看雪,看的是一份独属于冬季的情怀。
明末崇祯五年(1632)十二月,彼时张岱寓居杭州西湖之畔,他兴之所至独往湖心亭的那个雪夜,后来成为明朝文学史上不可绕开的一个夜晚。
那样一个雅致的文人,在静寂的夜,披着细软毛衣,提着一盏炉火,撑着一叶小舟,慢悠悠着去赏雪。
到湖心亭,偶遇的金陵人氏拉他煮酒同饮的场景,彷如墨痕数道。
云山苍苍,天地茫茫,清冷的雪天里,与志同道合之人饮酒赏雪,何其美哉!
张岱追寻着生命中诗意之美的同时,他笔下那一幅雪夜西湖的山水卷轴也在后人面前徐徐展开。
05、沐浴暖阳
杲(gǎo)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láo),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白居易《负冬日》
冬季晒太阳,古人称作“负暄”。
寒冬多负暄,赛过活神仙。
寒冷的冬季里,还有什么事比晒太阳更惬意的呢。
冬季的暖阳没有春光的朗润,也没有夏光的灼烈,更不似秋光的明媚,冬日的阳光是温和恬淡的,让人无比欢喜和热爱。
进入冬季,心绪变得都比其它季节更平静。此时,最适合择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坐于庭院一隅,背靠椅背,闭目养神,让全身都沐浴着暖意。
偷得浮生半日闲,真是久违的自在和幸福。
白居易一生宦海沉浮,年轻时读书,科考,做官,被贬,又被再召入京,到了年老时,终于开始停下来享受生活了。
当年那个吟唱着“江州司马青衫湿”的白居易,已变得通透许多,成了悠哉晒太阳的香山居士。
06、风雪夜归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风雪夜归人,也许我们会想,风雪交加的夜晚,诗人怎么会有雅兴去山中游玩呢?
实际上,诗人还跋涉在旅途之中,天色已晚,又逢遇大雪,暮色苍茫。
他隐约看见一户人家坐落在远山之中,屋顶已被白雪覆盖,禁不住心中一喜,想着今夜终于有地方投宿了。
半夜时分,忽然听到柴门里狗叫的声音,猜测是有人在深夜里冒着风雪回来了。
仔细想来,这样漫长而严寒的冬夜,诗人有处可依,不必露宿荒野,夜归的远人裹着一身雪花踏进房门时,等待他的总有一盏摇曳的烛火,这份温情多么暖心!
只要活着,总还要经历一场又一场的风雪,幸好,风雪夜归的人们还有一处小屋可归,一扇柴门可推。
07、静夜听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
晚明文人高濂说:“飞雪有声,惟在竹间最雅。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淅沥萧萧,连翩瑟瑟,声韵悠然,逸我清听。”
他把冬夜听雪落的美妙如数道尽。
静静听雪,听的是天地清明的澄澈,听的是内心世界的纯净。
感受的是“耳静声逾细,心清趣自真”的清雅安宁,期待的是“摇撼琼林玉树,心疑身是仙官”的欢欣喜悦。
白居易听雪这夜,枕被如冰,彻夜无眠,雪下得那么大,压折竹枝的声音是那么清脆响亮,他听出了命中的孤寂和落寞。
08、煮雪烹茶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杜耒《寒夜》
冬日煮茶,日子就好似在咕噜咕噜声中慢慢淌过。
下雪天里,最风雅的事,莫过于约三五好友,煮雪烹茶。
窗外朔风凛冽,天寒地冻,屋内汤沸火红,温暖如春。
有客至,便生火、加炭、煮茶,窗前伴着月光,还有几枝梅花,清新隽永,韵味无穷。
围坐炉前,看水在壶里沸腾,手捧一盏热茶,在热气氤氲的茶香里,与友人话着往事,不知夜深几分,不觉寒来几许,真是一件美事。
南宋诗人杜耒这首诗,把冬夜里与友围炉煮茶的情味写尽了。
至于陆游雪后煎茶,妙玉雪水烹茶,想来都是高明的煮茶人了。
09、围炉酌酒
绿蚁新醅(pēi)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唐·白居易《问刘十九》
冬季天寒,适合取一坛陈年美酒,置于炉上温热,邀三两好友前来,一起把酒言欢,小醉微醺,这大概就是冬日最浪漫的事了吧!
一个暮雪将至的傍晚,白居易拿出新酿造的米酒,酒面上绿痕点点,又拿来了红泥制成的小火炉,烧得通红,准备煮酒。
此夜此景,他想到了刘十九,特写诗邀请朋友来家中同饮美酒。
欲雪之夜,邀请朋友前来小酌,怎一个“美”字了得。
围炉之乐,并不在于饮的是什么酒,而是在室内热融融的氛围里,感受到的那份怡然和愉悦。
张九龄也收到过类似的邀请,友人陆澧邀他到山中居处饮酒小叙,他欣然愿往: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10、雪夜思乡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唐·崔涂《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当冷冽的风从北方吹来的时候,就是游子们思乡情切的时候。
冬天来了,离年末更近了,乡愁也更浓了。
不管身在何处,看到冬季的雪,一种依稀似故乡的感涌便浮上心头。
记忆中,故乡的雪夜总是那般温馨,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诗人如今漂泊异乡,又逢上除夕夜,屋外,乱山上的残雪在黑夜里闪着光,屋内,只有一支烛火陪伴着他。
作为一个异乡人,在这样的雪夜,听着窗外萧萧的风声,簌簌的雪落声,思乡的梦怎能不被打碎。
寒冬里的这些闲趣,可能并没有令人惊奇的美丽,却有着妙不可言的悠然清逸。
没有哪个季节,可以像冬季这般素简庄严,也没有哪个季节可以像冬季这般静心怡然。
冬日虽萧瑟严寒,却以它特有的沉稳和内敛,别有一番意趣与浪漫。
它少了些许浮躁,多了些许宁静,它让人们的思绪冷却下来,也以温度的急剧变化提醒着人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去追求片刻的清闲。
在冬季,默然去等待,寂然而欢喜,我们该做一些喜欢的事,保持对生活的热爱,静待来年春暖花开。
-作者-
溪月弯弯,愿用厚重作纸,清淡作笔,书写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