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旗舰高速闪光灯 索尼HVL-F60RM评测
【IT168 评测】随着近两年索尼全画幅微单A7系列相机逐渐发展完善,用户对于镜头和相关配件的需求也逐步增加,闪光灯作为专业摄影师必备的配件之一,然而索尼一直以来在该领域都缺少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旗舰产品。终于在2018年的2月,索尼正式发布了一款全新的顶级闪光灯产品:索尼HVL-F60RM闪光灯。编辑部也有幸拿到了本产品,通过评测让我们看看这款号称旗舰的闪光灯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索尼HVL-F60RM
亮点:索尼全画幅微单必备配件
作为目前索尼旗下最高端的闪光灯,索尼HVL-F60RM闪光灯可以覆盖20-200mm焦段内的范围。这款闪光灯功能齐全,除去TTL自动闪光之外,这款产品还拥有高功率输出连拍、多重闪光无线电控制、P-TTL闪光、可选闪光分配、高速同步等。此外还配备LED补光功能,这在同级别产品中都较为少见。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索尼HVL-F60RM最大闪光指数约GN60,支持高速同步、无线电引闪功能,作为主控灯使用时可连接最多15支5组从属闪光灯。
回电速度一直是考量闪光灯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HVL-F60RM闪光灯相比之前的型号大大改进了拍摄时的回电时间,减少至1.7秒,结合闪光灯间隔新算法,最大连续闪光次数可达约220次。(配合同时上市的FA-EBA1闪光灯电池仓,并搭配两组电池的情况下,连续闪光次数增至约660次,回电时间则缩短至0.6秒。)
外观细节
索尼HVL-F60RM整体体积不算大
索尼HVL-F60RM闪光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携带的特点,尺寸为78.1mm×139.5mm×104.6mm,重量约为449g。塑料外壳表面的喷涂手感舒适。索尼HVL-F60RM作为索尼的旗舰闪光灯,与全画幅微单搭配使用,没有头重脚轻的感觉。索尼HVL-F60RM闪光灯具备很好的防尘和防滴溅性能,保证了这款闪光灯可以跟随摄影师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完成拍摄。
索尼HVL-F60RM灯头及LED补光灯
索尼HVL-F60RM闪光灯正面较为简洁,配备了三枚LED灯,用于为室内拍摄和室外背光拍摄提供额外照明,尤其适合动态影像拍摄。同时LED灯也可用作自动合焦辅助,可以确保在黑暗拍摄对象上准确地自动对焦,此外,索尼HVL-F60RM闪光灯还具备光敏引闪、无线从属和外测光闪光功能,与之相关的接收装置也被设计在灯身的正面。
将灯头的反射闪光适配器拉出后,可以为闪光灯提供额外的漫射,照亮区域比直接闪光照明更广阔更适合静物的拍摄,而且还能创造出更柔和的阴影。
索尼HVL-F60RM的液晶屏幕及拨盘式设计
闪光灯背面采用直观的拨盘式设计。可以快速调节闪光模式,加减闪光补偿或设定闪光功率,提高拍摄效率。
电池仓
MI金属热靴
MICRO USB接口
索尼HVL-F60RM闪光灯依旧采用传统的5号电池供电(建议采用容量更大的充电电池)。作为与外部连接的支点底部的MI金属热靴经过升级后更加结实耐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损坏可能性。通过机身上的MICRO USB接口可与电脑链接进行软件更新。
随机附带的白色、琥珀色和绿色滤色罩
索尼HVL-F60RM还可使用附带的白色、琥珀色和绿色滤色罩来匹配和补充现有的照明,以实现自然的白平衡或者创造特定的光线氛围。
索尼HVL-F60RM的灯头转向角度十分丰富,支持向上翻折150°,向下翻折8°。此外,灯头左右两个方向都可以旋转90°可快速从水平切换到垂直方向。
系统菜单
简易的操作界面、高效完成摄影过程
对于初学者来说,索尼HVL-F60RM的菜单设计较为直观,分类清晰。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说,可调节选项非常丰富,转盘+按键的组合方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实现更多的拍摄创意。
索尼F60RM的闪光焦距覆盖了20-200mm端,使用扩散板还能使其覆盖到14mm,基本覆盖了我们常用的所有镜头焦段。除了可进行手动调整覆盖焦距,也可在AUTO挡位上实现自动适配。
随机配备的无线引闪器
索尼HVL-F60RM支持无线引闪功能,随机配备的无线引闪器,可以将多达15个闪光灯分配为5组,用于进行无线闪光控制,实现灵活无线拍摄的体验。使用无线控制器后,可实现最大直径约30米的控制范围,对于远距离物体或地形复杂的场地拍摄,无线引闪功能的实用性得以突显。
实拍测试:
在索尼HVL-F60RM闪光灯的诸多亮点之中,最吸引人注意的就是其强大的快速回电能力。结合相机的高速连拍功能,可以实现运动抓拍和多种创意拍摄。
使用索尼HVL-F60RM在连拍模式下的效果
在测试中我们拍摄了数张静物照片,从样片缩略图的截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索尼F60RM基本做到了提供一致的拍摄照明效果而不会产生阴影。我们也拍摄了一个记录索尼F60RM连拍闪光的小视频,希望大家能从中感受到这款闪光灯的强大实力。
实拍样片:
接下来我们选取了一家皮艺工作室,通过一组静物照片来看看索尼这支旗舰闪光灯在营造氛围方面的实力。
从以上照片我们可以看出,索尼F60RM在室内光线不够明亮的环境下,能够很好的还原被摄物品的细节,营造的环境光没有特别的生硬感,对于被摄物的质感有不错的塑造。白平衡方面也表现的非常准确。后期稍加处理即可体现出画面感。
对于人像拍摄来说,闪光灯也是不可或缺的配件。周末参加亲子活动,带着这支闪光灯来体验一下室内人像的抓拍。小朋友的动作表情丰富,但抓拍困难,尤其是室内光照不足的情况下。不过索尼F60RM这支闪光灯的快速连闪就派上了大用场。
从实际拍摄的样片来看,索尼F60RM借助柔光罩营造的氛围光线非常柔和,小朋友的表情抓拍迅速,细节捕捉的非常到位。快速连闪配合索尼G大师镜头SEL2470GM的出众解析力,出片成功率大大提升,拍摄效果也值得认可。
评测总结:
索尼HVL-F60RM作为索尼自家外接闪光灯的新旗舰,其性能方面相对于之前的产品有了很大的提升,操控方式更加简洁方便,亮度更亮,白平衡准确,完全对得起索尼新晋旗舰闪光灯的称号。前置LED照明灯可以在拍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补光作用,同时在暗光环境下还可以辅助相机进行自动对焦。GN60的闪光系数也让这款索尼HVL-F60RM拥有更大闪光范围,尤其是对长焦(最长200mm焦段)的更好支持,对于喜欢使用长焦拍摄的朋友极具吸引力。此外,无线引闪、多重闪光的支持让这款索尼HVL-F60RM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展。
总的来说,索尼HVL-F60RM作为索尼最新的旗舰闪光灯,功能全面、做工精细、回电迅速、覆盖范围广。它的问世给了用户一个选择索尼更坚定的理由。
五防金属急速nand闪存 三星Bar U盘评测
【IT168 评测】三星的存储技术与相关产品一直是大家所认可和追寻的,现在三星进一步扩充了存储产品线的系列,随着U盘产品线的引入,三星现在可谓是品牌存储产品组合都齐全了,品牌存储全线产品包括SD与microSD存储卡、固态硬盘与便携式固态硬盘,面面俱到无所不有。
三星的Bar系列U盘外壳为颇具金属质感的浅香槟色、高品质金属外壳保证了使用耐久性、缔造人体工学体验的流线型球形端让大家可以方便的插拔U盘,在测试中的手感也比很多平板设计的产品容易插拔很多,的确是花了心思的好设计。这个环形还能作为钥匙环以防丢失。现在这款U盘已经咋京东开始销售,小编手里的32G版本售价为99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查看详情】。
它长40毫米,而重量不足9克,标准接口是为了PC数据传输而设计。16G、32G和64G三种容量版本很常规,没有128G的版本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此次小编拿到的是32G版本,可以看到U盘背面的字样工艺非常棒。
配备了主流USB3.0接口的它自然在接口处是一抹清新的蓝色,NAND闪存技术配合金属外壳让它拥有了一系列的防护特性,比如防水、防震、防磁、防极端温度、防X射线等。而三星出于对产质量的信心,也为止提供了长达五年的质保,可谓良心。
货真价实 三星Bar U盘性能测试
为了得到精准的测试结果,我们选用了配备了镁光SSD/大电流USB3.0接口的华硕FX-Plus高配版笔记本【点击查看详情】作为测试平台,系统为官方升级的Windows 10家庭版,这样的配置也比较符合日常使用环境。
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具体芯片信息,由于新品的关系,软件并没有识别出U盘的具体厂牌信息,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其主控芯片来自慧荣的SM3267AB,这块主控芯片常见于各种中高端U盘。而闪存芯片自然来自三星原厂。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磁盘传输速率检测软件,可以用来检测硬盘,U盘,存储卡及其它可移动磁盘的读取及写入速率。该软件使用了不同大小的数据测试包,数据包按0.5K, 1.0K, 2.0K直到8192.0KB分别进行读写测试,测试完成后数据用柱状图的形式表达出来。能够很好地说明文件大小比例不同时对磁盘读取、写入速度的影响。三星Bar做到了150M左右的读取速度和100M左右的写入速度,综合表现非常厉害。
CrystalDiskMark是一个测试电脑硬盘检测工具,简单易于操作的界面让你随时可以测试你的存储设备,测试存储设备大小和测试数字都可以选择,还可测试可读和可写的速度。测试结果显示出的结果与ATTO Disk Benchmark并无很大出入,说明其速度还是很稳定的。
HDTune是一款小巧易用的硬盘检测工具软件,HD Tune Pro也是一款适用于移动硬盘检测工具。主要功能有硬盘传输速率检测,健康状态检测,温度检测及磁盘表面扫描等。另外,还能检测出硬盘的固件版本、序列号、容量、缓存大小以及当前的Ultra DMA模式等。这里主要用来测试U盘的存取稳定程度,Bar的成绩也很稳定,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NAND存储单元的功劳。
总结:
三星在固态存储领域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而这次全新的U盘生产线在外在做工设计和内在芯片、主控上都有着不俗的表现,王者之气显露无遗。而五年保修加上五重防护的加入也颇显诚意与良心,技术加设计的双重优势使得这款U盘对于办公一族而言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生产力工具。
最小仅有硬币大 SanDisk4款U盘对比评测
【IT168 评测】全球领先的闪存公司——SanDisk近期发布了多款闪存产品,其中一款酷豆USB闪存盘仅有一角硬币大小,可以轻松接驳笔记本和平板电脑,其小巧的设计给小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日小编就拿到了这款产品,同时还有最新款的酷扭Cruzer Switch CZ52,以及旧款的CZ51、CZ50,新版与旧版在外形和性能上究竟有什么样的差别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四款产品的横向评测。
外观对比解析
▲新款旧款对比
▲红黑色的经典设计
▲磨砂材质手感更好
▲CZ52融合了前两代产品的优秀设计
▲滑动翻盖设计
酷扭CZ52采用滑动翻盖的设计,不仅防尘、耐用,键帽也不易丢失;酷豆CZ33是闪迪目前最小的U盘,尺寸上甚至比普通的蓝牙适配器还要小巧,作为移动设备拓展内存非常不错,但是作为随身U盘就比较吃力了,尤其是键帽太小,一不小心就容易丢失。
▲酷豆CZ33
▲仅有硬币大小
▲实际使用对比
四款U盘读写速度测试
测试平台:Windows 7 旗舰版 32位
测试软件:ATTO Disk Benchmark
▲酷豆CZ33读写速度实测
酷豆CZ33的最大写入速度为13MB/s,最大读取速度为32MB/s。
▲酷刃CZ50读写速度实测
酷刃CZ50的最大写入速度为3MB/s,最大读取速度为35MB/s。
▲酷捷CZ51读写速度实测
酷捷CZ51的最大写入速度为8MB/s,最大读取速度为15MB/s。
▲酷扭CZ52读写速度实测
酷豆CZ52的最大写入速度为12MB/s,最大读取速度为33MB/s。
从以上的测试截图中能看出,新款的产品明显比旧款的读写速度有着较大的提升,酷豆CZ33的读写速度比最新的CZ52还要略快,看来尺寸“缩水”性能却依然给力。
SecureAccess加密技术
闪迪的U盘中内置了SecureAccess保险箱软件,可以用来存储并加密闪存中的软件,同时还可免费拥有2GB容量的存储空间。
▲直接运行闪存中的程序即可实现加密
▲在初次使用时需要进行注册
▲可根据提示来加密文件
▲免费2GB的存储容量对一般用户来说也足够
▲选择要备份的文件
使用SecureAccess可以通过个人密码设定,对存储在私人保险库的数据进行保护,存进去的档案会自动加密,所以即使分享闪存盘或它丢失或遭盗窃,存储在该软件里的档案是安全的。在闪存盘内,软件内的文件受到加密保护,未放入加密软件内的文件是公共开放的。
评测总结:新款的SanDisk闪存盘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存储性能,都比以往有着较大的提升,尤其是酷豆CZ33的出色表现出乎小编的意料之外,虽然价格比普通U盘略贵十几块钱,但总的来说闪迪公司此次新品还是很有诚意,五年的质保也是品质的保证。
数字闪光测速仪原理是什么?
数字闪光测速仪原理
实际提供了一个频率可调,持续时间极短的脉冲光源。假如电风扇以每分钟
1300
转的速度旋转,闪光频率也是每分钟
1300
次,由于两者速度相等
(
同步
)
。显然每次闪光时,电扇叶片必将位于上次闪光时所在的位置上。因此,借助于人的视觉暂留,电扇的叶片似乎根本不动。这就是说,当仪器的闪光频率与被测物的转动频率相等时,转动物体看起来好象静止一样,呈现一个静止的图象。这时,闪光频率就是物体的转速,这就是闪光测速原理。
世界首款自动跳闪闪光灯 佳能470EX-AI评测
【IT168 评测】摄影是用光的艺术,摄影师除了要会合理运用光线,更要会创造光线。而机顶闪光灯,就是摄影师创造光线最方便的工具。2018年2月26日,佳能发布了全世界第一款“自动智能闪光灯”SPEEDLITE 470EX-AI。可以自动调整灯头至适合的跳闪角度,实现自然、柔和的补光效果。究竟这款定位次旗舰同时功能上又非常先锋的产品,在基础功能方面表现如何?所谓“自动智能”又是否能真正解决一些机顶闪光灯使用中的痛点?这是我们本篇评测需要回答的。
优点:
1、闪光灯设计成熟,功能全面;
2、散光、束光输出、自动白平衡等基础性能表现出色;
3、AI.B全自动、半自动智能闪光功能简单易用,实拍表现令人惊喜;
遗憾:
对于传统的连接方式(如闪光灯同步线),未做保留性设计
评测总结:
一直以来,关于第一只闪光灯的推荐,笔者从来都是毫不犹豫的推荐各家原厂的次旗舰闪光灯。理由无非三点,一是性能足够,二是价格合理,三是体积适中。而在佳能 SPEEDLITE 470EX-AI发布之后,对于佳能用户恐怕还要加上第四点——方便易用。无论是AI.B全自动模式下的“新手模式”,还是提供更高操作效率的AI.B半自动模式,都是在让闪光灯这一附件变得更加易用和方便。应该说,在相机自动化的这一步上,佳能这一次又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电机驱动自动化 佳能470EX-AI设计点评
作为一款主打智能跳闪的闪光灯,佳能470EX-AI第一次闪光灯上搭载了多向马达。使用时可以自动回转,调整灯头角度。究竟这款闪光灯在外观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从外观上来看,佳能470EX-AI基本上还是一个传统的闪光灯造型,内置的马达隐藏在外壳之中,
▲正面的红色区域,负责收发无线信号,用于多台机器同步闪光。
▲佳能470EX-AI背面是主操作区,我们通过这里的按钮和相机机内的选项来控制闪光灯。主播盘使用快转设计,能够提升操作效率。
▲灯头处,配有广角散射版,对于需要泛光照射的场景,可以把它拉下来使用。
▲广角散射版放下效果
▲转轴这里, 佳能470EX-AI设计有一个角度设定按钮,用于AI.B半自动模式时,手动设定闪光灯角度,横竖切换拍摄时可以自动调整灯头朝向,这个后面会有演示。
▲在功能方面,作为最新一代的佳能闪光灯,470EX-AI自然也支持无线TTL自动闪光。
▲尾部,标准的佳能热靴设计。做工扎实,并配有快速锁定机构,能有效防止意外掉落等事故发生。
▲使用我们常用的5号电池作为供电方式,通用性很好。
▲佳能470EX-AI自带的底座可以让闪光灯方便的立在平面上,当需要装在灯架上时,底部还配有标准螺口供加装快装板。
▲佳能470EX-AI的体积、重量中规中矩,工作携带不会有累赘感。
▲除了底座,佳能470EX-AI还附送了柔光罩,不得已需要直扑闪光时,带上它效果会好很多。
总的来说,在功能方面大幅跨越的佳能470EX-AI在设计上保持了一贯的稳重,各方面中规中矩,整体机身非常简洁。相对于旗舰闪光灯,470EX-AI少了PC口等传统有线连接引闪的设计,明显是更希望摄影师使用无线连接。这究竟该算是美中不足还是面向未来?我们也很难回答。
简单又直观 佳能470EX-AI菜单功能点评
作为一款专业工具,佳能470EX-AI的操作设计和操作效率肯定是需要被着重考量的。接下来我们就来一看一看这台闪光灯的基本操作。
打开闪光灯后,我们可以通过按下MODE键选择佳能470EX-AI闪光模式。佳能470EX-AI共有两种闪光模式:一个是ETTL,可以理解为为闪光灯全自动模式;另外一个就是M手动模式,可以自行选择输出功率和焦距。
按下ZOOM键则是设置闪光灯的焦距,佳能470EX-AI闪光灯的焦距调节范围是24-105mm,基本满足我们日常使用需求,后面我们也会有详细测试。
按下加减键则可以佳能470EX-AI的输出功率,支持1/3档设定,方便精确控制。
左方向键那个之字形闪电则是设置闪光灯的通信模式,佳能470EX-AI支持无线TTL模式,当然也可以使用右边的独立选项,手动设置闪光输出。
按下中间的SET键,可以迅速对闪光灯的各项参数进行调节,可以理解成我们相机上的Q键吧。
中间这个“快进图标”是闪光同步方式的选择,分别是前帘同步、后帘同步和高速同步。
除了开关机,在我们使用闪光灯时还可以使用右侧拨杆的LOCK功能,锁定闪光灯上的各个按键,防止误操作。
对于初学者来说,佳能470EX-AI的设计应该说是不难理解,相信看完上面这段介绍大家也就心里有数了。而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说,这种简单直接的设计,也有益于他们提高工作效率。
收放都自如 佳能470EX-AI变焦控光评测
佳能470EX-AI闪光灯支持24-105mm的变焦,也就是说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或者是镜头的焦距调整散光还是聚光。具体效果如何,我们还是通过实拍来看一看。
▲使用散光板(此时等效14mm)
▲闪光焦距24mm
▲闪光焦距28mm
▲闪光焦距35mm
▲闪光焦距50mm
▲闪光焦距70mm
▲闪光焦距80mm
▲闪光焦距105mm
从实际的闪光效果来看,佳能470EX-AI的变焦控光效果还是不错的。散光范围大,聚光收拢效果也很好,方便我们实现各种创意拍摄。
白平衡准确 佳能470EX-AI闪光输出评测
除了输出功率的表现,闪光灯的色温以及匹配相机的白平衡表现也很重要。我们分别来看一下不使用闪光灯和使用闪光灯下相机自动白平衡的表现。
▲未使用闪光灯,自动白平衡(参考)
▲使用闪光灯,机内自动白平衡(闪光效果)
可以看到,虽然曝光有所不同,但佳能470EX-AI闪光灯对照片白平衡的影像应该说是微乎其微。这一方面源自于灯头的质量,同时也有机身的功劳,而结果无疑是可以减少很多我们后期的工作量。
简单易用 佳能470EX-AI智能功能评测
作为主打功能,佳能470EX-AI的自动化的完成度和实用性自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所谓自动智能的AI.B功能。
一、AI.B全自动
我们通过灯头上的拨杆,就可以选择佳能470EX-AI的辅助等级,S为半自动、F为全自动。
在使用AI.B全自动功能时,每次只需要我们按下闪光灯背面的AI.B按钮,闪光灯就会自动向前闪一下,再向上闪一下,通过返回的闪光自动确定一个跳闪角度。
从侧面看就是这样,非常拉风。
而在切换成竖拍构图时,机器也会自动记录横拍构图时跳闪的角度,只需要连续半按快门两次,灯头就可以自动调整为刚才的角度,无需再次设定(再次换回横构图也是一样)。
二、AI.B半自动
至于AI.B半自动模式,其实就相当于省去了前面自动测算的步骤,由摄影师手动设定跳闪的角度。将灯头调整到需要的角度后,每次只需按下侧面的SET按钮,就可以记忆灯头的角度。
随后每次依然是半按快门两次,闪光灯就可以自动完成横向竖向拍摄的角度变换。
总的来说,佳能470EX-AI的操作应该说是很简单的,上手很容易,实用性也算是不错。那么究竟自动智能的效果如何,我们还是通过实拍来检验,请继续往下看。
简单易用 佳能470EX-AI实拍效果评测
以下4张照片依次分别是在未开启闪光灯、正面直扑闪光、手动90度向上跳闪和全自动AI.B闪光条件下拍摄的。使用佳能EOS 77D拍摄、镜头是EF 50mm F1.4 USM。
▲未开启闪光灯
▲正面直扑闪光
▲手动90度向上跳闪
▲全自动AI.B闪光
可以看到,从实拍的效果来看,由于处在一个大逆光的场景,第一张未使用闪光灯的背景全部过曝,效果相对最差;第二张直扑闪光灯,虽然平衡了背景的亮度,但模特面部的质感几乎没有,同样不很理想;第三张使用手动90度跳闪,这基本上是摄影师的常规动作,效果已然不错了,但相对而言还是最后的AI.B全自动表现更佳。
可以看到,在最后一张全自动AI.B模式现下的这张人像,人物曝光准确,模特鼻下和脖子上的阴影又恰到好处,一方面可以让人物显的更瘦一点,另一方面就是这一点点的阴影,让画面提升了不少质感。
实话讲,全自动AI.B闪光相比手动设定闪光角度,能有如此明显效果的改善,笔者表示也是很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