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诺亚方舟
2012年,美国科幻灾难片《2012》上映,该片讲述了一场末世灾难袭击地球,数百万人类需要乘坐一艘巨大的方舟逃离地球并在新的星球上重新建立文明的故事。画面宏大、情节紧凑的《2012》成为了当年最受欢迎的电影之一,也让“诺亚方舟”成为人们对生存的渴望和幻想的象征。
“诺亚方舟”是人们对于末世灾难中最为理想的生存逃生工具的一种通称。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类似的故事或传说很多,较为著名的有《圣经》中的《创世纪》中诺亚方舟的故事、中国古代神话《大禹治水》中的“海光船”、希腊神话中的“阿耳戈号”等。
而在现实生活中,“诺亚方舟”也并非没有过实际的应用。2012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和民间组织就纷纷开展了“诺亚方舟计划”,将一些具有代表性和重要的文化艺术品、食品、草木等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此外,近年来多国也开始研发大型的液态金属充液型能量储存设备,称其为“诺亚方舟能源储存系统”,意在储备一种能够在灾难中维持设备运转的能源,这也是一个将科技融入“诺亚方舟”梦想的尝试。
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现实中的实践,人类对于“诺亚方舟”的渴望表明了我们对于生存和未来的关注和期许。或许在人类文明的漫长历史中,“诺亚方舟”始终只存在于传说和幻想中,但它仍然能够启示我们在灾难中坚强生存、在未来中抱有希望与追求更好的生活。
2、2012诺亚方舟为什么在中国
2012年,影片《2012》上映了。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地球末日,由此引发了很多人对于未来的担忧。而在影片中,最为显眼的一个道具就是诺亚方舟。但是,为什么这个象征灾难和拯救的方舟,在现实中竟然在中国出现了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2012》这部电影是在全球拍摄的。在电影中,诺亚方舟的场景是设立在中国的喜马拉雅山区域。这个选择的原因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而地震往往会引起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所以这里被认为是遭受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此外,喜马拉雅山区域还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建筑风格,也更加符合电影中描述的方舟的特点。
其次,电影制作方为了呈现更为真实的场景,选择在中国的云南省和四川省拍摄了大量的外景。实际上,这两个省份的自然灾害频率也比较高,因此选择在当地拍摄也能够更加真实地呈现出电影中的场景。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在中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中国电影市场的崛起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因此,许多国际电影制作方都将中国视为重要的市场之一。因此,将电影设立在中国,也是制作方对这个市场的一种尝试。
总之,虽然2012年的诺亚方舟只是一部电影道具,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灾难、探讨未来的视角。而这个方舟设立在中国,也足以证明中国的地震多发、自然灾害频发的现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