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尾呼应的作用
“首尾呼应”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指的是在文章、讲话、诗歌等作品中,以某种形式将开头和结尾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符合逻辑、有节奏感、有追溯性的感觉。在文学创作中,常用这种手法来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思想性,使读者能更清晰地领会作品的主题和寓意。
首尾呼应的作用,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它可以增加作品的美感。在语言表达上,我们经常会用到升华、夸张、排比、对偶等手法来美化表达方式。而在形式上,首尾呼应的手法可以像盘旋的花环般将作品开端和结尾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美感上的互补、协调,使人们在阅读、鉴赏作品时,深受美的感染。
首尾呼应可以加强作品的逻辑性和思想感染力。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作品的开头讲的是人类文明所带来的发展,结尾又回到了人类的本性和共性上,就体现了人类文明和人性之间的联系,对人类进步、发展和过程有了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撑的逻辑关系,能让读者深入思考,领悟到文化传承和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首尾呼应可以加强文章的整体感和纵深感。有时一个人的生平、某个事件、某个景物的描写,都会先从概括性的大明细入手,再由逐渐突破性的小明细展开,以整体性和纵深感来深化作品的内涵和外延,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情感氛围和思想境界。首尾呼应就像作品的里程碑,连接着文本内部的各个要素,更好地让读者理解作品的总体性和内涵,深刻领悟到作品的艺术感和思想性。
首尾呼应作为一种修辞手法,为人类的文学创作增添了魅力和思想性。它不仅在表达上具有美感,还能让作品更具逻辑性和感染力,加强整体感和纵深感。可以说,理解并利用好“首尾呼应”这一修辞手法,不仅是文学创作者的修养,更是读者欣赏、阅读作品的重要技巧之一。
2、《十六年前的回忆》首尾呼应的作用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小说,它以“时光流转,岁月更迭”为主题,通过两个主人公的感人故事来表达时间的魔力和生命的无常。小说的结构设计也非常巧妙,首尾呼应的作用更是让人感叹作者的巧思。
在小说的开头,我们看到了两个主人公的初次相遇,他们共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夏天,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被迫分离。此时,时间还只是一个年轻的生命,两个主人公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向往。然而,在小说的结尾,当两个主人公再次相遇时,时间已经流逝了十六年,他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在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后再次相遇,一切都变了,但是内心深处的情感却没有变。
这样的首尾呼应的作用让人感叹时间的魔力和生命的脆弱,也让人意识到人生中珍贵的东西之一就是那些与之共同度过时光的人和事。小说的结尾也暗示着人们不能老是站在过去的记忆中,而应该向前看,勇敢地面对未来。
《十六年前的回忆》以其感人至深的故事和巧妙的结构设计,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这篇小说更像是人生的缩影,它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珍惜生命和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的重要性,这也许就是小说想要告诉我们的真正含义。